《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数今皆不复有追忆旧事因成绝句十首·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草舍(cǎ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流民(liú mín)的意思: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四处流浪的人。
沙田(shā tián)的意思:沙田是指沙地上的田地,比喻土地贫瘠、不宜耕种。
疏野(shū yě)的意思:指疏于世故,不善交际。
田土(tián tǔ)的意思:指农田、土地,也指农民、农村。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星分(xīng fēn)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或极其细微的差别。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社会动荡时期,流民在荒野中艰难生存的场景。首句“白苇萧疏野火焚”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荒凉景象,白苇稀疏,野火烧起,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接着“流民草舍各星分”进一步描述了流民分散居住的状态,草屋零落,如同星星般散布在大地上,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无助与孤独。
“沙田土瘦新耕得”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土地,通过“沙田土瘦”暗示了土地贫瘠,但即便如此,流民们仍然辛勤耕作,展现出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宁死江头不作军”则表达了流民们宁愿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生,也不愿成为军中奴隶的决心,体现了他们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流民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