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溪观》
《灵溪观》全文
唐 / 刘昭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鳌海西边地,宵吟景象宽。

云开孤月上,瀑喷一山寒。

人异发常绿,草灵秋不乾。

无由栖息魂梦长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鳌海(áo hǎi)的意思:指极其浩大、辽阔的海洋或广阔的领域。

边地(biān dì)的意思:边远地区;偏僻地方

常绿(cháng lǜ)的意思:指植物四季常青,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也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孤月(gū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孤单寂寞,没有伴星相伴。

海西(hǎi xī)的意思:指远离海洋的西部地区,也可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边远的地方。

魂梦(hún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景象(jǐ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外貌或情况。

栖息(qī xī)的意思:栖息指动物停留或居住在某个地方,也可以引申为人在某个地方安顿下来。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西边(xī biān)的意思:指向西方,也可以表示远离或背离。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鳌海西边地”即设定了一个宽广的空间背景,鳌海往往与神话传说相连,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而“宵吟景象宽”则透露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心旷神怡,胸怀开阔。

接着,“云开孤月上”、“瀑喷一山寒”两句通过对云、月、瀑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壮观的夜景。其中“孤月”和“一山寒”都给人以空旷和深远之感。

在下片,“人异发常绿”、“草灵秋不乾”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弱的描述。“人异发常绿”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植物或景象,而“草灵秋不乾”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不随季节而衰败的赞美。

最后,“无由此栖息,魂梦在长安”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切乡愁。尽管周围环境优美,但诗人心中的“栖息”之地却在遥远的地方——长安,这不仅是物理上的地方,更是情感和记忆的寄托。这里,“魂梦”二字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刘昭禹
朝代:唐

[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曾经评论做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他为人虚心,不忌贤才,一次见到外地人石文德的诗篇,深为叹服,便竭力向马希范推荐,使之亦成为天策府学士。
猜你喜欢

村居书兴

乍采篱东菊,俄看岭上梅;

哀时身渐弱,愁夜眼长开。

泉石閒无事,功名愧不才!

雨云易翻覆,只合学敲推。

(0)

述怀

我本田间一老农,怕提旧事话康雍!

何乡可葬烟霞骨,有酒难浇块垒胸。

忧患转疑因识字,笑啼不敢若为容!

倘非桑梓真堪恋,一叶扁舟去绝踪。

(0)

识务

凡识时务者,共称为俊杰;

瞻风而望气,则鄙其卑劣。

请问两种人,从何处分别?

时务重补叙,正道天所阅;

风气在好尚,邪运人所窃。

惟此天人界,辨之苦不晢。

一从人起见,何事不决裂;

繁华能几时,千秋污名节。

亦或骋巧慧,邪正皆缔结。

平居无事日,逢人美词说;

及其临利害,判然分两截。

独有耿介士,不肯灰心血。

念念与天知,谁能相毁缺!

(0)

日暮晚眺

白日忽西坠,黑云俄四封。

偶依门外树,遥睇雾中峰。

野旷雷声大,天低雨气浓。负薪应未返,?立望家僮。

(0)

捒中感事·其十

历历乡村午梦初,稻花香里度篮舆。

有怀竹帛思投笔,无补生灵耻上书。

瘴雨千峰迷客路,烽烟万里阻公车。

算来祗觉逃名好,日对青山愧有馀。

(0)

咏史十二首·其六南北朝

五龙如虎斗方酣,胜负兵家已共参。

百战河山归代北,六朝金粉艳江南。

临轩有例开齐、宋,亡国无端误释、聃。

莫道金陵王气尽,隋宫芳草亦毵毵。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