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文 鉴 大 士 宋 /梅 尧 臣 读 书 夜 寂 冷 无 火 ,卷 卷 逐 成 摇 膝 吟 。始 忆 高 僧 将 偈 去 ,安 知 古 寺 托 云 深 。寒 堂 正 睡 远 钟 发 ,野 鸟 乱 鸣 残 月 沉 。明 日 呼 儿 整 篮 轝 ,欲 烦 重 过 小 溪 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烦重(fán zh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琐、复杂,令人感到厌烦和沉重。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鸟乱(niǎo luàn)的意思:形容局势混乱,无法控制或整理
遂成(suì chéng)的意思:实现、完成
无火(wú huǒ)的意思:没有火焰或火光,比喻没有激情、动力或活力。
远钟(yuǎn zhōng)的意思:远方传来的钟声,比喻离别时的惆怅和思念之情。
- 注释
- 读书:夜晚阅读。
寂冷:寂静而冷清。
无火:没有灯火。
摇膝吟:轻声吟诵。
高僧:修行的高人。
偈去:带走经文。
古寺:古老的寺庙。
托云深:隐没在云雾深处。
寒堂:寒冷的厅堂。
远钟发:远处的钟声响起。
残月沉:月亮即将落下。
明日:明天。
整篮舆:整理竹篮。
小溪阴:小溪边的阴凉处。
- 翻译
- 夜晚读书时分格外寂静,没有灯火,一页页翻书声成了摇晃膝盖的低吟。
忽然想起高僧曾带着经文离去,谁能料到那古老的寺庙隐藏在云雾深处。
寒冷的厅堂中,远处传来钟声,野鸟在月落时分纷乱鸣叫。
明天叫醒孩子,准备再次整理竹篮,想去那小溪边的阴凉处重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读书场景,诗人独自在寒冷的书斋中翻阅书籍,只有微弱的吟诵声伴随着他。他回忆起高僧带着经文离去,想象着那古寺深藏于云雾之中,更显其幽寂。远处传来钟声,打破寂静,而野鸟的乱鸣与沉落的残月又增添了凄清气氛。诗人决定第二天叫醒儿子,一同乘篮舆再次经过那条小溪边,似乎对这片宁静之地心生向往,想要再次探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深夜沉思与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乌夜啼
寒乌哑哑啼夜霜,南邻北邻愁夜长。
梦中机杼见颜色,觉来血泪沾衾裳。
男儿有身自何处,三年不见萱花树。
春草遥瞻西日斜,长江自逐东流去。
江流暮草悲复悲,年年陌上送春迟。
欲凭青鸟问王母,可有瑶池相见时。
太行道赠汪子之并州
君不见太行之阻当重关,孟门中豁不可攀。
虬峰千仞跨海外,鸟道百折盘云间。
神功尚识五丁力,穆幸犹闻八骏还。
巉巉兹地危哉艰,古来行者摧心颜。
子独何为昧垂堂,仗剑驱车走太行。
非因捧檄快毛义,何莫回驭从王阳。
吁嗟乎人情丘壑未云险,世事风波在转眼。
李陵台上望乡处,襄子桥边感恩去。
丈夫弃繻归有期,安用牵衣苦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