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寓庐》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白下寓庐》由清代诗人薛时雨所作,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独特感受与情感寄托。
首句“白下富莺花”,以“白下”指代南京,点明了地点。这里的“莺花”既指春天的莺鸟与鲜花,也象征着生机与繁华。诗人以“富”字形容,表达了对南京作为江南重镇,四季如春,充满生机的赞美之情。
次句“旁人错比谢安石”,运用典故,将自己居住的环境与东晋名相谢安相比。谢安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学家,其生活之地充满了文雅与高洁的气息。诗人在此处自比谢安,不仅表达了对自己居所环境的自信,也暗示了自己追求的是一种高雅、宁静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青山狎猿鸟,此地曾栖雷仲伦”,进一步描绘了居住环境的自然之美。这里以“青山”代表周围的山峦,以“猿鸟”象征自然界的生灵,通过“狎”字(亲近之意)表达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同时,诗人提到“曾栖雷仲伦”,再次使用典故,将自己与古代的隐士雷仲伦相提并论,意在表明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向往之,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