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凉生竹,朝登露满楼。
- 鉴赏
这首《新秋》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描绘了夏日过后的清凉与秋意初现的情景,以及对国家局势的关切之情。
首句“金陵多毒热,一雨送新秋”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季节变化,金陵(今南京)在夏季时炎热难耐,但一场雨水过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毒热”与“新秋”的转变,营造出一种从酷暑到凉爽的过渡感,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的自然魅力。
接着,“夜坐凉生竹,朝登露满楼”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具体景象。夜晚坐在竹林中,凉风习习,竹叶轻摇,仿佛每一根竹子都在诉说着秋日的宁静与凉爽;清晨登上高楼,露珠满布,晶莹剔透,如同大自然的馈赠,让人心旷神怡。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秋日早晨,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近传辽海捷,稍慰至尊忧”则转而关注国家大事。辽海(指辽东地区)传来捷报,这不仅给诗人带来了喜悦,也稍微缓解了君主心中的忧虑。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展现了其家国情怀。
最后,“禄食惭何补,应为三径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微薄官俸的自谦,同时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功名利禄面前,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贡献微不足道,因此萌生了退隐之意,希望能在山林间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过上简单自在的生活。“三径”原指汉代隐士蒋诩的居处,后成为隐居的代称。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官场生涯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
综上所述,《新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诗人情感与思考的体现,通过对季节变换和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
瑞霭笼晴晓。正小春时候,和气十分缭绕。
月姊精神还窈窕。甚似星郎年少。
同共入、蓬莱仙岛。鸾凤铿铿风缥缈。
算一双、两好真奇妙。天上有,世间少。
桥门名姓掀张了。更那堪、榜下新婚,才名表表。
便好相成勤夙夜,莫使脱簪遗笑。
且早趁、青春才调。向去功名成就后。
到恁时节风流好。胜今日,登科小。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