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履道天麻》
《谢履道天麻》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仙客饵赤箭,其根乃天麻

延年不复老,飞身烟霞

文升蚤得道,山下多灵芽

世士购求金玉泥沙

吾昔负羸疾,衰龄风邪

筋骨连卷,跳偏竟何嗟。

履道知我欲,囊封寄山家

呼奴为煮食,惜已鬓毛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飞身(fēi shēn)的意思:形容身体迅速地离开原地或跃起的动作。

封寄(fēng jì)的意思:封寄是一个动词短语,指封装和邮寄东西。

风邪(fēng xié)的意思:指风寒之邪气,也比喻不正之风或坏事。

负羸(fù léi)的意思:负重担,承受压力。

购求(gòu qiú)的意思:指购买物品或寻求帮助。

筋骨(jīn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骼和肌肉,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基础。

金玉(jīn yù)的意思:金玉是指珍贵的金子和玉石,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物。

羸疾(léi jí)的意思:指身体虚弱,病弱无力。

连卷(lián juàn)的意思:

长曲貌。 汉 刘安 《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謇连卷兮枝相繚。”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栈道倾亏,蹬阁连卷。” 清 张鉴 《石船行》:“大船连卷一百尺,小船拉沓千餘斤。”参见“ 连蜷 ”。

灵芽(líng yá)的意思:指人才或事物的初露端倪,即显露出潜在的优秀品质或潜力。

履道(lǚ dào)的意思:按照道义行事,恪守道德准则。

囊封(náng fēng)的意思:指将功绩、收获等都装进囊中封起来,不向外界展示。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山家(shān jiā)的意思:山家是指山中的人家,比喻生活在山区的人家。

世士(shì shì)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衰龄(shuāi líng)的意思:指年纪渐长,体力逐渐衰退,不再年轻的状态。

天麻(tiān má)的意思:指人的头脑清醒、聪明敏捷。

仙客(xiān kè)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来访,形容客人非常尊贵。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延年(yán nián)的意思:延长寿命,延续生命。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谢履道天麻》。诗中描绘了仙客食用赤箭(即天麻)以求长生不老、飞升仙境的情景,以及文升早年得道后在山下发现众多灵芽的故事。诗人通过对比世俗之人的贪婪与对金玉的追求,与仙客的超脱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提到仙客食用赤箭,其根部是天麻,以此来追求延年益寿,摆脱衰老,最终融入烟霞之中,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接着,诗人提到文升早年得道,山下生长着许多灵芽,这些灵芽被世人视为珍宝,不惜用金玉换取,形象地展现了世俗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极度渴望。

诗人自述年轻时曾饱受疾病困扰,身体虚弱,畏惧风吹雨打,生活充满痛苦。然而,在得知好友履道寄送天麻后,他虽已鬓发斑白,但仍感激不尽,吩咐仆人煮食,表达了对好友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与世俗社会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健康和超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补迎神奏永和之舞九变第二奏

说祝于室,焫萧燃脂。几筵斯设,妥以皇诗。

云韶清越,绛服离披。僾然如此,永感孝思。

(0)

古曲偈

古曲发声雄,今古唱还同。

若论第一拍,祖佛尽迷踪。

(0)

颂三首·其二

大士梁天请讲开,始登莲座蹑梯回。

皇情未晓志公说,大士《金刚》已讲来。

(0)

答僧问十二时中如何行李颂

当此支荷得,胜于历却功。

多途终不到,一路妙圆通。

(0)

凤凰台

昔云丹穴凤,翔集高台端。

(0)

句·其三

玉俎且共甘,羽觞合同嘉。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