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未死虚留意,庄叟虽生酌满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缑岭(gōu lǐng)的意思:指高山。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留意(liú yì)的意思:注意、关注
弄权(nòng quán)的意思: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权人(quán rén)的意思:指具有权力的人或拥有决策权的人。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嵩山(sōng shā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地位崇高、无可撼动。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无主(wú zhǔ)的意思:没有主人或所有者。
一种(yī zhǒng)的意思: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特定类型,强调事物或情况的独特性或特殊性。
云头(yún tóu)的意思:指云彩的顶端,用来比喻好事将要发生或好运即将到来。
种山(zhǒng shān)的意思:种植山岭,比喻培养人才或者积累资源。
吹箫客(chuī xiāo kè)的意思:指那些善于吹奏箫的人,比喻善于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的人。
- 注释
- 山前路:山路。
秦: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
嵩山:中国著名的山脉,位于河南省。
堪爱:值得喜爱,引人怜爱。
伤神:使人伤心。
魏明未死:指魏明帝已故去。
虚留意:徒然挂念。
庄叟:指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酌满巾:饮酒至尽,形容极度忧愁。
无主骨:无人认领或管理的遗骨。
弄权人:玩弄权术的人。
缑岭:古代地名,以道教文化著名。
吹箫客:吹奏箫笛的隐士。
闲访:悠闲地探访。
云头:云彩之上,象征超脱尘世。
俗尘:世俗的尘嚣。
- 翻译
- 穿过山前小径直抵秦地,嵩山美景令人黯然神伤。
魏明帝虽亡犹牵念不已,庄子虽在却只能借酒浇愁。
无需再去寻找那无主的遗骨,毕竟这里曾有操控权柄的人。
我羡慕缑岭的箫笛客,能悠闲地仰望白云,远离世俗尘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世俗的淡泊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古人遗迹的怀念和向往。开篇“一种山前路入秦”直接投射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随着诗人的脚步进入了一片宁静的山谷。紧接着,“嵩山堪爱此伤神”则透露出诗人对美景的深沉感情和内心的不舍。
“魏明未死虚留意,庄叟虽生酌满巾”两句中,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无限憧憬,以及对当下世态的淡然。这里的"魏明"和"庄叟"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他们虽已逝去,但精神依旧留在人们的心中。
“何必更寻无主骨, 也知曾有弄权人”则转向了对于过去权谋之人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生活态度。诗人并不强求去追寻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尘埃中的遗迹和人物,而是更倾向于欣赏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则是对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的赞美。诗人羡慕那些能够在山中吹奏箫管的人,他们不为世事所困,悠然自得地观赏着世间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越尘世纷争的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
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
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
日出负耒去,入夜乘牛还。
宁不惮劳苦,要得逃饥寒。
顾我独何幸,虽知稼穑难。
逢秋但一饱,此外了不干。
回首视渊明,已是增汗颜。
那堪万事拙,只得长掩关。
诵公穫稻句,倍为公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