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学斋》
《静学斋》全文
明 / 陈用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一室偏幽寂,帘垂景晏如

门无俗士辙,架有素王书。

草色光风际,芸香过雨馀。

工夫造化,动极复吾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色光(sè guāng)的意思:指颜色鲜艳、明亮的光线。

素王(sù wá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加工的、原始的状态。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王书(wáng shū)的意思:指文采华美的文章或书籍。

晏如(yàn rú)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状态像晏王一样美好,非常美丽或安详。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有素(yǒu sù)的意思:有一定的才能、素质或基础

芸香(yún xiāng)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间静谧的书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氛围与主人的内心世界。首句“一室偏幽寂”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一个“偏”字,强调了这份宁静并非偶然,而是精心营造的结果。接着,“帘垂景晏如”,帘幕轻垂,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门无俗士辙,架有素王书”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书房主人的高雅品味和追求。没有世俗之人的打扰,只有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其中“素王书”一词,借用了儒家圣人孔子的称号,暗喻主人对学问的尊崇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草色光风际,芸香过雨馀”描绘了室外的景色,春草青青,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仿佛连雨水也带上了书卷的气息。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书房的自然美感,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工夫侔造化,动极复吾初”表达了主人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与自然规律相契合,即使在忙碌之后,也能回归内心的平静与最初的状态。这种境界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顺应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间书房及其周围的环境,展现了主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用原
朝代:明

陈用原,字志道。东莞人。明英宗正统间布衣。年六十五终于家。有《西桥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三有传。
猜你喜欢

邓御夫秀才为窟室戏题

君不学冯驩弹铗从薛公,贷钱烧券悦市佣。

又不学鲁连约矢射聊城,笑夸田单取美名。

何为空郊独坐一茅屋,深如鱼潜远蛇伏。

荒檐野蔓幽莫瞩,窥户下投如坠谷。

其外桑麻杂蔬菽,白水寒山秀川陆。

秋风萧萧吹苜蓿,晚日牛羊依雁鹜。

朱书细字传老子,蠹穴蜗穿无卷轴。

我来不暇问出处,但爱君居伯夷筑。

九月九日秋气凉,芙蓉黄菊天未霜。

登高能赋岂我长,从君此庵时相羊。

不用糟丘讥腐肠,酒酣犹能歌楚狂。

我敬先生不敢量,二三子者亦自强,洁身乱伦非所望。

(0)

送林伯农还鹿角山

今我不乐游四方,夙昔已具浮海航。

十年点化鸥心性,一生正坐虎文章。

海山未必尽佳处,往与蜑子收渔梁。

梦中了了说吴楚,山川如掌今羊肠。

读书南邻索槟榔,原头污邪豚酒香。

何时摄衣上公堂,蛤蜊含浆鱼尾黄,客从南来勤寄将。

(0)

四时诗.春

风吹细浪低田麦,雨过初分浅水秧。

红树半开桃脸嫩,绿波深映柳丝长。

(0)

丙申元日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秃笔。

涂窗作鸦忆少年,不知老丑光阴疾。

退藏未了桑蚕茧,生涯仅似崖蜂蜜。

小儿怪我不同尘,进不能寸退盈尺。

岂知穷通自有命,我手可断不书乞。

安道何事竟碎琴,管宁何意至割席。

五斗不换东篱菊,千户宁如江陵橘。

蚊虻瓮盎互起灭,欢乐几何长郁郁。

我从方外得天游,始叹世缘如沐漆。

纵横妙用剑两枝,出入无方马一只。

老师云边亲授记,许我虚空轰霹雳。

东风吹动老虬枝,笑拂苍髯双眼碧。

(0)

落梅

春雨敲花逐水流,游蜂催课未知休。

生来独冷嫌无雪,别去相逢又隔秋。

紫蒂窠窠凝酒恨,苍苔点点落诗愁。

黄昏未觉师雄梦,塞管一声何处楼。

(0)

即事

无端梅潦肆鸣渠,官舍萧条似僦居。

把酒厌谈天下事,挑灯频读故人书。

吏抄诗懒多讹字,僮治餐迟少嫩蔬。

浊世炎蒸方郁郁,庭前新草不令除。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