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怿(bù yì)的意思:不满意、不愿意
东皇(dōng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皇帝,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权势极大的人。
对酒(duì jiǔ)的意思:一起喝酒,共饮美酒。
酒意(jiǔ yì)的意思:指酒后的情绪或心情,也可指酒的香气。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老相(lǎo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显得老态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的样子。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相逼(xiāng bī)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相互竞争、争胜的局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感春》之三,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这两句写的是春天里桐花开放较晚,花香弥漫,但这种美好的景象也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羃羃"形容花香浓郁而且带有淡淡的忧伤感。
"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描述的是榆树上的叶子像散落的旧钱一样,而地上则是杂草丛生,行人稀少,给人一种荒凉之感。这里的自然景象与前两句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春光易逝的氛围。
"闻歌情亦倦,对酒意不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听着别人的歌声,也感到心中的愁绪和疲惫,而面对美酒也没有了往日的兴致,显示出一种对于世事已然感到厌倦的情怀。
"非伤春遽回,第觉老相逼。" 这里诗人明确表示,这并不是因为春天即将过去而感伤,而是深刻地感觉到了时光带来的年华老去的压力。
"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诗人表达了想要向天上的东皇太一诉说自己的心声,并希望能够留住时间的脚步,不让自己在时光中消逝。
"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生命短暂的一种感慨,同时也表达了想要放慢生活节奏,对待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绪,是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体验与思考。
啸傲生成,薄游身世,惨淡情怀。
也曾经料理,绣床花样,回文机杼,空里楼台。
怕向针神称弟子,但通国闺娃受教来。
今难再,看残丝剩线,意懒心灰。
清神犹馀眼耳,便霜鬟雪鬓,任属形骸。
与清溪小妹,飞笺索赋,孀闺病婶,险韵同裁。
痼癖烟霞谁得似,有疏影孤山一树梅。
江南梦,想群花未醒,雪里偏开。
风风雨雨。暗地相催,春光到此将别。
欲待款留,无计反增凄切。
东君怎不体谅,促春回、把人抛撇。
更望里,尽销魂、只见落红堆积。每到春归时候。
便引起、愁肠细丝如织。杜宇声声,不管旧时相识。
枝头报春去也,恁忘情、了无怜惜。
怎似我,倦伤春、还恋此日。
秋之为气,有千变万化,人怎描得。
不道寥寥数笔里,竟把精神传出。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摄起秋魂魄。
此中清景,算来只我能识。
楼上一带湘帘,湘帘不卷,楼下湘波白。
不尽寒流去渺渺,倒浸银河无色。
桐树中间,芭蕉侧畔,添座湖山石。
绿窗休闭,待侬一梦飞入。
细雨催花,嫩寒锁梦,醒来还带馀酲。
倦试单衣,那堪又近清明。
云屏寂寞秋千冷,早啼残、窗外流莺。
怕梁间,燕子归来,蹴损红英。
愔愔天气昏昏过,正枌榆社散,烽火心惊。
赋到江南,谁怜萧瑟兰成。
柳绵不管华生换,尚依然、扑向帘旌。
更消魂,画遍阑干,添倍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