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生成(shēng chéng)的意思:
◎ 生成 shēngchéng
(1) [form;produce]∶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be born (gifted) with]∶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bear and rear]∶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 注释
- 白杨:高大挺拔的树种,常见于北方道路两旁,象征坚韧和故乡。
秋声:秋天的风声或落叶声,引发离愁别绪。
征人:出征的士兵,这里指在外征战的人。
恨不平:心中充满愤慨,难以平息的情绪。
一生:指诗人自己的整个人生。
元常:古人名,这里可能指的是钟繇(字元常),三国时期书法家,诗中借以自嘲。
笔秃:形容书法用笔频繁,此处暗指诗人自己空有谈论军事的才情,却无从施展。
谈兵:谈论军事策略,这里可能暗示诗人有从军或战略才能,但未能实现。
- 翻译
- 白杨树夹道而立,秋风吹过发出沙沙声,仿佛在激发行人的思乡之情。
想要让远行的士兵心中充满愤慨,无法平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道路两旁白杨树落叶,引发出征人心中的愁绪和对战争的感慨。诗人自我解嘲,感叹自己一生忙碌,却一事无成,只能像东晋名将王导那样,空谈兵法而无法真正实现。"白杨夹道起秋声"以景渲染气氛,"要使征人恨不平"直接抒发了对战乱和离愁的共鸣。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时代无奈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