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客无多兴,庭寒昼掩扉。
几人江上钓,一雁雪中归。
独往心何壮,遗音世自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壮志。
首句“懒客无多兴”,开篇即点出诗人的闲适与淡泊,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感,同时也为后续的场景铺垫了基调。接着,“庭寒昼掩扉”一句,通过“寒”字渲染了环境的冷寂,而“昼掩扉”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选择在白天闭门独处,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几人江上钓,一雁雪中归。”这两句将画面拉远,描绘了江边垂钓的悠闲景象与空中孤雁的归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孤雁的归来,或许象征着某种心灵的回归或寻找,引人深思。
“独往心何壮,遗音世自稀。”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独往”的过程中,他的心变得强大,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孤独,更是精神上的独立与坚韧。而“遗音世自稀”则暗示了这种内心的壮志与追求,在世俗之中显得尤为稀少,凸显了诗人的独特与超脱。
最后,“春来诸伴侣,有愿莫相违。”诗人以对未来春日的期待,以及对朋友间约定的珍视,收束全诗。这一句不仅预示了季节的更替,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友情与理想的向往,希望在未来的相聚中,能够实现心中的愿望,不被外界所干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我与社会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壮志与和谐的愿望。
天下虽云弱,手援知其非。
井中诚有人,所嗟无绠縻。
大道陶阴阳,小亦潜肤肌。
为仁得其柄,左右无不宜。
爱子秉其术,攻病无坚垒。
寒谷回条风,枯杨自生稊。
苟能济斯民,药石皆吾师。
儒生徒白首,局蹐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