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声逾脆,风高响易沈。
转思秋馆夕,断续闻清砧。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中特有的声音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
首句“虎旅传何早”,以“虎旅”象征军队或壮士,早晨的传递声预示着黎明前的宁静与紧张。接下来,“蟆更报渐深”则以“蟆更”(可能指某种夜间活动的生物)的声音逐渐加深,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夜色的加深。
“敲残三市月”一句,将月光比作被敲打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在夜深人静时逐渐消散的情景。“迸裂五更心”则以“五更心”比喻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迸裂”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情感的激荡与复杂。
“霜重声逾脆,风高响易沈”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霜重使得声音更加清脆,而风高则让声音容易消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
最后,“转思秋馆夕,断续闻清砧”将思绪引向秋日的夜晚,通过“清砧”(捣衣声)的断续传来,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余韵悠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夜中特定声音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深邃、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鲁史书平尺,王春喜可占。
弄寒初照砌,逐吹旋萦帘。
水远还迷望,山高遂失尖。
欺梅时满树,妒舞或陵襜。
鹊冻痴如梦,儿娇喜欲拈。
人应横短棹,谁且卧穷阎。
壮士知何畏,衰翁亦懒觇。
打窗时蔌蔌,拂帽更纤纤。
兽炭寒仍在,驼裘晚自添。
鹧鸪茶碗酽,鹦鹉酒杯甜。
岁事新愁破,诗章旧令严。
遥思庾楼夜,万里一寒蟾。
盖世功名岂不佳,韦郎心事本烟霞。
秋风自老千章木,春雨谁分一部蛙。
夜鹤政愁云出岫,鲈鱼会遣客思家。
从君细意论幽恨,准拟应须到落花。
南华老明师,遗像颇清古。
昔为挂空月,今作归云土。
云来初无心,云去定何处。
空馀暗窦泉,翠盎含白乳。
华堂谁复枝,缺甃久未补。
林深自成风,山润疑欲雨。
穷幽眼未餍,曳杖足已苦。
入山无与迎,出山信谁阻。
有客自去来,山僧无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