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懒学(lǎn xué)的意思:指懒散不爱学习或不努力学习的态度。
绵蛮(mián mán)的意思:形容柔软、绵软,没有力量。
褊性(biǎn xìng)的意思:形容人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态度(tài dù)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对待事物或对他人的看法、态度、立场和行动方式。
亡羊(wáng yáng)的意思:指失去了羊,也泛指失去了东西或者失去了机会。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学人(xué rén)的意思:指学习他人的优点,效法别人的行为和品质。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亡羊路(wáng yáng lù)的意思:指因疏忽大意或不得已的情况下,失去了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褊性》是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心境。
首句“褊性由来祇爱山”,开篇点明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偏爱山林,不喜尘嚣。接着,“烽烟愁绝落城间”一句,以烽烟象征战乱,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
“中宵清梦独依旧,半榻白云相对閒”描绘了诗人夜晚静谧的梦境,与白天的云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懒学人前增态度,思求谷口听绵蛮”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不愿在人前刻意表现,更向往隐居山谷,聆听自然的声音。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最后,“何当又见亡羊路,春草萋萋客未还”以“亡羊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春草萋萋,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汤郎中鹏话旧感赠五章·其四
佩我衔珠刀,孤行戛谁傍?
托命兵燹馀,有志未能壮。
忆昔携长镵,避乱走烟瘴。
归寻杜陵屋,门户析以荡。
赤趼寻野薇,奚能补所养?
亲老弟妹稚,幼子襁褓中。
未应荒巢乌,来逐云天鸿。
天高罡风寒,折翼还如何?
萧索大田稼,遗穗今无多。
瀛弱不可渡,归当老林阿。
中道逢故群,引吭聊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