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圆至的《小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夜景图。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村庄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
首句“麻骨灯明竹壁疏”以“麻骨灯”点明了夜晚的照明方式,麻骨灯的光线透过稀疏的竹壁,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朦胧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物质条件的简朴,也暗示了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次句“更深人语在茅庐”则将视线转向了村落内部,深夜里,茅屋之中传来人们的交谈声,这种声音虽轻,却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让人感受到乡村夜晚的静谧与温暖。
后两句“开篷缘岸去沽酒,点火拨船来卖鱼”,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另一面。人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辞辛劳地划船前往河岸购买新鲜的鱼,同时,他们也会在夜晚点亮灯火,方便交易。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们勤劳的一面,也体现了乡村经济活动的简单直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来看,《小汊》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代乡村夜晚的独特魅力,既有生活的温馨与和谐,也有劳动的艰辛与智慧,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王复初所藏子昂临禊帖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
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
古人学书如学仙,笔锋谁入玄之玄。
水晶宫里佳公子,风流翰墨皆天然。
我评逸少非真逸,史载深谋并绝识。
独留茧纸博千金,似是艺成能掩德。
名士由来赝逼真,书空咄咄彼何人。
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谢詹中美惠五典毓蒙书
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
勿纵羊与斧,条叶随敷荣。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
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
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
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
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
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
寿王君明
去年中秋月色高,吴山痛饮推文豪。
今年依旧故乡月,纷纷青紫誇儿曹。
世间儿曹何足数,芙蓉仙人在江浦。
握荃怀瑾遗世纷,黄卷日与圣贤伍。
曾攀月桂臼边枝,素娥夜半睡不知。
觉来薄怒赪自持,与仙重约三秋期。
一朝功成九霄去,小黠肯顾偷桃儿。
城东白发龙钟叟,瓣香来祝仙人寿。
长生辟谷未要学,千载与君期不朽。
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
御屏往往题名字,朝路彬彬蔼荐书。
天许留中监邸奏,日求补外得堂除。
暂烦龙种司瑶籍,行立鸳班侍玉舆。
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