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霍友山访吕广文谒佘学士》
《送霍友山访吕广文谒佘学士》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

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

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閒行。

莱衣留在崆同下,遥计归心鲤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贵门(guì mén)的意思:指高贵的家族或门第。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旧姓(jiù xìng)的意思:指改变姓氏,改嫁或改娶。

莱衣(lá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破衣烂衫。

鲤庭(lǐ tíng)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场所狭小。

七贵(qī guì)的意思:指七种具有权势、地位或财富的人物。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诗派(shī pài)的意思:指诗歌创作的一派流派或风格。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未入(wèi rù)的意思:未曾进入或未达到某个境界或状态。

贤旧(xián jiù)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而衣着朴素的样子。

百花洲(bǎi huā zhōu)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的美好景象。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所作的《送霍友山访吕广文谒佘学士》诗,以送别与访贤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文化情怀。

首联“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诗人回忆了自己未曾深入梅州城的经历,此刻送别友人霍友山前往梅州,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深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也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关切。

颔联“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点明了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吕广文和佘学士。吕广文和佘学士是当时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名字被后世推崇,意味着友人此行不仅是为了探访两位贤士,也是为了追寻文学的真谛,感受历史文化的韵味。这里通过“吟随”和“俗访”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友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颈联“七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閒行”,描绘了友人即将踏入的环境。七贵门前的直入,象征着友人将受到高门大族的礼遇;而百花洲畔的“莫閒行”,则提醒友人在美景中不要流连忘返,应专注于访贤的目的。这一联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展现了友人此行的多重意义。

尾联“莱衣留在崆同下,遥计归心在鲤庭”,以“莱衣”(古代孝子的服饰)和“鲤庭”(比喻父母的居所)为意象,表达了友人此行不仅是对前辈的拜访,更是一种对家庭、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友人虽身在他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中的父母,这份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访贤、自然景物和家庭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夏至进宫斋戒舟过万泉庄

浮云遮晓日,宿雨涤遥山。

柳色烟千缕,蝉声水一湾。

良苗欣沃濯,新涨听潺湲。

命驾缘临祭,维舟岂趁閒。

慰怀惟谷宝,触景忆民艰。

弥月忧心切,今来略解颜。

(0)

落花诗叠旧作落叶诗韵·其二

广袖如传唾染红,色惟真色始真空。

飞扬点点徐熙墨,踪迹飘飘杜甫蓬。

听去有声疑作雨,由来无力不关风。

试参生灭香岩畔,也掣鲸鱼碧海中。

(0)

偶为岁寒三友图各题以诗·其一松

谁识梦里吾,幻作寒时友。

所欣潇洒侯,不弃支离叟。

(0)

三月晦日作·其五

春光来去自年年,底事临风叹迅迁。

杏日桃时都过也,只馀吟兴尚留连。

(0)

万松寺·其一

萝磴烟峦几曲盘,上方遥在万松端。

攀登尽处仍初地,小阁春风二月寒。

(0)

上元前一日宴外藩

广筵延列辟,綵燄庆牺年。

共道试灯会,谁歌湛露篇。

迎娥鳌赑屃,铺砌玉新鲜。

乐彼嘉言言,惩伊甲煎煎。

象占三接晋,位应五飞乾。

内外连堂陛,勤思继治权。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