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重悬诗稿,藤枯带藓斑。
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裹乱(guǒ l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理清。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结制(jié zhì)的意思:指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诗稿(shī gǎo)的意思:指写诗的草稿或未完稿。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游历山水的场景。"天地一身閒",开篇即展现出僧人的超然心境,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心境闲适。"袈裟裹乱山",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披着袈裟行走在山野之间,禅意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听经离竺寺,结制去云间",写僧人离开寺庙,专心聆听佛法,然后踏上云游之路,表现出其对佛教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包重悬诗稿",暗示他带着诗书,不仅追求精神的解脱,也保留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藤枯带藓斑"进一步描绘环境的荒凉与僧人的坚韧,藤蔓枯萎,却仍有藓苔点缀,象征僧人虽身处艰苦,但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最后两句"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以季节更迭和梧叶飘零,寓言僧人将随着西风继续他的旅程,最终可能还会回归,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独行山水、追求佛法的孤寂与坚定,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禅意和人文情怀。
我欲借君香雪之素壁,障予山中玉雪之空亭。
亭空壁素了无物,惟见虚白一色洞杳冥。
宴坐契元始,忘世兼忘形。
嗤彼尘俗人,两眼那能清。
蓬莱之山仙子窟,玉作楼台银作阙。
岂无瑶草弄朝烟,亦有琼花迷夜月。
羽衣道士乘素鸾,引手招我青云端。
翩然高举游八极,下视五岳烟雾何漫漫。
忆昔待月钱唐秋,眼寒桂树枝相樛。
桂枝半蠹花不实,折之不得令人愁。
帝乡幽燕邈吴越,还向山中弄明月。
闻道君家待月坛,坛空风露何漫漫。
便欲因之溯寥廓,倒骑玉蟾飞广寒。
广寒宫殿殊清绝,素娥婵娟皎如雪。
笑指桂树对我言,留取高枝待君折。
待君折,须几时。
明年八月会相见,付与天香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