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平洲僧》
《饯平洲僧》全文
宋 / 徐集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地一身閒,袈裟裹乱山。

听经离竺寺,结制云间

包重悬诗稿,藤枯带藓斑。

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píngzhōusēng
sòng / sūn

tiānshēnxiánjiāshāguǒluànshān

tīngjīngzhújiézhìyúnjiān

bāozhòngxuánshī稿gǎo
téngdàixiǎnbān

西fēngluòyìngyòuxiàng西h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裹乱(guǒ l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理清。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结制(jié zhì)的意思:指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诗稿(shī gǎo)的意思:指写诗的草稿或未完稿。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注释
天地:广阔的空间和大地。
一身閒:身心自由无拘束。
袈裟:僧侣穿的长袍。
乱山:杂乱的山峦。
听经:聆听佛法。
竺寺:印度的佛教寺庙(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寺庙)。
结制:出家修行。
云间:高远的天空或隐喻修行的高境界。
诗稿:写有诗歌的手稿。
藤枯:藤蔓枯萎。
藓斑:苔藓的痕迹。
西风:秋风。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向西还:朝着西方(可能象征着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翻译
我身处天地之间,一身自在,身穿袈裟漫步在乱山之中。
在离开竺寺聆听佛法时,我决定前往云间修行。
背着沉重的书稿,藤蔓已干枯,上面布满苔藓斑点。
秋风吹落梧桐叶,我想这西风又将我送往西方的修行之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游历山水的场景。"天地一身閒",开篇即展现出僧人的超然心境,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心境闲适。"袈裟裹乱山",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披着袈裟行走在山野之间,禅意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听经离竺寺,结制去云间",写僧人离开寺庙,专心聆听佛法,然后踏上云游之路,表现出其对佛教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包重悬诗稿",暗示他带着诗书,不仅追求精神的解脱,也保留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藤枯带藓斑"进一步描绘环境的荒凉与僧人的坚韧,藤蔓枯萎,却仍有藓苔点缀,象征僧人虽身处艰苦,但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最后两句"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以季节更迭和梧叶飘零,寓言僧人将随着西风继续他的旅程,最终可能还会回归,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独行山水、追求佛法的孤寂与坚定,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禅意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徐集孙
朝代:宋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三十七壶天

宫殿随身信所如,寓形一室似楼居。

神游八极皆吾土,天入三山不满壶。

雨夜无人共清月,水扉几度种丹鱼。

山童长怕渔舟至,不放桃花下五湖。

(0)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其四

长歌望吴越,不道出无车。

明节固所尚,清门难可居。

春帆移暮雨,晚饭半江蔬。

何地非乡社,终期返故庐。

(0)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其四

饮啄殊自得,水田稻粱秋。

宁因谋一饱,失却网罗忧。

(0)

香雪壁

我欲借君香雪之素壁,障予山中玉雪之空亭。

亭空壁素了无物,惟见虚白一色洞杳冥。

宴坐契元始,忘世兼忘形。

嗤彼尘俗人,两眼那能清。

蓬莱之山仙子窟,玉作楼台银作阙。

岂无瑶草弄朝烟,亦有琼花迷夜月。

羽衣道士乘素鸾,引手招我青云端。

翩然高举游八极,下视五岳烟雾何漫漫。

(0)

待月坛

忆昔待月钱唐秋,眼寒桂树枝相樛。

桂枝半蠹花不实,折之不得令人愁。

帝乡幽燕邈吴越,还向山中弄明月。

闻道君家待月坛,坛空风露何漫漫。

便欲因之溯寥廓,倒骑玉蟾飞广寒。

广寒宫殿殊清绝,素娥婵娟皎如雪。

笑指桂树对我言,留取高枝待君折。

待君折,须几时。

明年八月会相见,付与天香第一枝。

(0)

寒食词

绵上火攻山鬼哭,霜华夜入桃花粥。

重湖烟柳高插天,犹是咸淳赐火烟。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