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稻花(dào huā)的意思:稻花是指稻穗上的花朵,也可以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象或者幸福的生活。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钓游(diào yóu)的意思:指以垂钓为名义,实际上是为了游玩而去。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归隐(guī yǐn)的意思:退隐于世,远离纷扰,回归本真。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门第(mén d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代声望和社会地位。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苏门(sū mén)的意思:指某人的门第或家族世代显赫,声望卓著。
题咏(tí yǒng)的意思:
见“ 题咏 ”。
亦作“ 题咏 ”。1.歌吟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诗词以志纪念。 元 宋旡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作》诗:“愁烦復消释,题咏纪曾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题得好益增名贵;题得不好,益增厌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嗣復分绘十图装册,乞名流题咏,一时作者九十餘人。”
(2).指为歌咏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的诗词。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甚至於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牘,军旅官府仓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已而泊舟,过长廊,见壁上题咏甚多,即命笔记词其上。”《红楼梦》第二三回:“话説 贾元春 自那日幸 大观园 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 探春 依次钞録妥协,自己编次,敍其优劣。”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都尉,巡阅史,边将……的题咏很多,看不过来了也看不清了。”一流(yī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极高水平或出类拔萃的品质。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一流(dì yī liú)的意思:指最高水平、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江南好(jiāng nán hǎo)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美好景色或环境。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韩准的《苏门山》诗,描绘了苏门山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谁谓江南好”,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叹之情。接着,“苏门第一流”点明了苏门山在江南美景中的独特地位。
“泉声竹林夜,山色稻花秋。”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竹林中泉水潺潺的声音与秋天山色与稻花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通过“泉声”与“山色”的对比,以及“竹林夜”与“稻花秋”的季节性描述,展现了苏门山四季变换之美。
“扪石看题咏,临池忆钓游。”这两句转而描写人在山中游玩的情景。诗人触摸着山石上的题咏,回忆起曾经在这里垂钓的快乐时光。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何时卜归隐,明月载孤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想象着在明月之夜,乘一叶孤舟归隐山林,过上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苏门山的美丽风光与诗人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燕曲
有鸟名飞燕,雄雌自相将。
饮君玉池水,巢君文杏梁。
美人当轩坐,恐涴罗衣裳。
请君驱除之,君怜不忍伤。
雏生八九子,娇爱比凤皇。
鸣声何啾啾,闻我庭东厢。
习飞还不远,堕坠双扉旁。
主人戒庐儿,毛羽无摧戕。
不啄五株桃,不啑五亩粱。
秋风从西起,翩翩向南翔。
昔为黄口儿,今为乌衣郎。
辞巢谢主人,华屋恩难忘。
愿主寿千岁,岁岁巢君堂。
行路难五首·其三
面不同兮心亦殊,执一求之君何愚。
星有好风或好雨,世人岂得均所图。
孔赞《韶》兮墨非乐,遵叱驭兮阳回车。
林中亦有嗜腐鸟,海上犹闻逐臭夫。
此欲前兮彼则却,彼所吐兮此复餔。
促席接襟议靡惬,异域殊疆志或投。
达人旷视任自然,小儒曲士竞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