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九锁山》由宋代诗人晁端友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行尽青峰与碧溪”,诗人以行者的视角,描绘了穿越青翠山峰和碧绿溪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这里的“青峰”与“碧溪”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隐喻了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美好。
次句“何须辛苦觅天梯”,在赞叹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暗示了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并不需要过分的努力或追求。这里的“天梯”象征着通往某种理想或目标的道路,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不必刻意去寻找。
接着,“九山不锁寻真路”,这句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了寻找真理或人生真谛的道路并非被高山所阻隔。这里的“九山”可能象征着重重困难或挑战,但诗人强调的是,这些障碍并不能阻止人们探寻真理的脚步。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探索的乐观态度和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最后,“自是人心到后迷”,诗人以一种深沉的反思,指出即使道路再艰难,真正的迷失往往源于内心。这句话提醒读者,外界的困难或许可以克服,但内心的困惑和迷茫往往难以解决,需要从自我反省中寻找答案。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启示,也是对所有寻求真理之人的警醒。
整体而言,《九锁山》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小酌席上赠张碧溪
人生重相知,正在气谊同。
踪迹苦辽邈,千里念奇逢。
今日登高日,有酒无菊丛。
有无不在物,斯人吾眼中。
抚杯叙绸缪,揽须感霜蓬。
嗟哉南海阔,息老垂天鹏。
亢志堕迂远,末路迷英雄。
两耳醉发热,浩荡倾心胸。
怀策六十年,不肯委无庸。
忧时切空言,嫉邪改欣容。
不平首民政,次第及兵戎。
万理酌得失,万事区私公。
四座寂不哗,但听声鸣钟。
白衣照山林,窃比廊庙功。
谁能述成编,藏于山之空。
后人知子云,其道亦不穷。
劝君再饮酒,长啸延天风。
董良富舟溺有赠
君从古润来,飘风簸舟楫。
长年易波浪,船底翻落叶。
君时至濡首,衣裳亦厌浥。
故人多附遗,种种寓沉箧。
拆书欲寻读,纸糜闷胶摺。
瓶罍作颠倒,馀沥水相浃。
州润名不祥,于君有沾湿。
三日始获见,惊定语尚詟。
呼酒浇恶怀,累觞迨稠叠。
出门多畏途,后进宜慎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