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安 老 宋 /吴 芾 师 走 丛 林 不 计 年 ,若 为 犹 未 了 因 缘 。万 年 有 路 何 妨 去 ,透 取 无 生 不 二 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未了因(wèi liǎo yīn)的意思:指未了结的因果关系,还未解决或了结的事情。
- 注释
- 师走:指修行者在丛林中苦修。
丛林: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修行的环境。
不计年:形容时间长久,无法计算。
了因缘:了结因果,达到解脱。
万年有路:比喻修行的漫长过程。
何妨去:不妨尝试一下。
透取:深入领悟,彻底把握。
无生不二禅:不二法门,佛教中指直接体悟到超越生死的最高智慧。
- 翻译
- 老师在丛林中修行已不知多少年,为何还未了结这因果之缘。
即使万年的修行之路,又何妨一试,只为彻悟不二法门,超脱生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送安老》,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禅理悟性的绝句。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含蕴。
“师走丛林不计年”,开篇便描绘出一位禅师行走在密布的丛林中,其步履不问世事更迭,无论时光流转,只关注内心世界。这里的“丛林”象征着尘世,而“不计年”则表达了超脱于俗世时间观念之外。
“若为犹未了因缘”,诗人似乎在询问禅师是否因为某种未了的心愿或佛法中的因缘而离去。这里的“犹未了因缘”暗示着一种深邃的宿命关系或者是对佛理的追求。
“万年有路何妨去”,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遵循心之所向的态度。诗人鼓励禅师追随内心的指引,无论历经多少岁月,都不应有所顾忌。
“透取无生不二禅”,最后一句则是对禅理最高境界的描绘。“透取”意味着彻底领悟,“无生不二禅”乃是佛教中的高级修行境界,指的是超越有无、生死之区别,一心向往真如本性,不再执着世间种种对立和分别。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祝福,以及对禅理深刻体认的表达。通过这简洁的语言,吴芾展现了自己对于佛教哲学尤其是禅宗思想的理解与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安分歌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
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
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
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
学道学仙须笃志,坚然一念无疑意。
如是操心无始终,又道辨金将火试。
你们心地荆棘多,善根才发便成魔。
若能先合神仙意,己分无时也奈何。
心地不明言行恶,做出事来须是错。
自家无取他无求,思量何似当初莫。
恁地思量本故然,且教自己故心坚。
君看古今得事者,一片灵台必不然。
未见志人须愿见,逢著人时心百变。
何缘传授有易难,自是玄门未历鍊。
问你如何不料量,自家穷达任穹苍。
但且奈心依本分,人言有麝自然香。
玉蟾本是山林客,寻个好心人难得。
于今且趁草鞋壮,脸似桃红眼正黑。
玉蟾你也好呆头,何似拂袖归去休。
有可度人施设处,便还钟吕逞风流。
无人知,独自去,白云千里不回顾。
依前守取三脚铛,且把清风明月煮。
《安分歌》【宋·白玉蟾】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学道学仙须笃志,坚然一念无疑意。如是操心无始终,又道辨金将火试。你们心地荆棘多,善根才发便成魔。若能先合神仙意,己分无时也奈何。心地不明言行恶,做出事来须是错。自家无取他无求,思量何似当初莫。恁地思量本故然,且教自己故心坚。君看古今得事者,一片灵台必不然。未见志人须愿见,逢著人时心百变。何缘传授有易难,自是玄门未历鍊。问你如何不料量,自家穷达任穹苍。但且奈心依本分,人言有麝自然香。玉蟾本是山林客,寻个好心人难得。于今且趁草鞋壮,脸似桃红眼正黑。玉蟾你也好呆头,何似拂袖归去休。有可度人施设处,便还钟吕逞风流。无人知,独自去,白云千里不回顾。依前守取三脚铛,且把清风明月煮。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767c689790e80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