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系列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自身的遭际为背景,表达了在被世人误解和排斥的境遇中,仍然保持着对故乡和父老的深深情感。"获罪清时世共憎",揭示了诗人在那个时代因直言或某种原因而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周围的人群都对他持有偏见。然而,"龙川父老尚相寻",表明家乡的父老乡亲并未因此疏远,反而依然关心和寻找他,这体现了人情的温暖和故乡的纽带。
"直须便作乡关看",诗人强调要将此地视作自己的家乡,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积极面对,把眼前的地方当作最终的归宿,而不是远方的天涯。这种心态既是对困境的坚韧,也是对亲情和乡土情怀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故乡深沉的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哲理和人情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春喜雨诗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
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
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酬刘猛见送
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
养鸟恶羽翮,剪翮不待高。
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
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
伊余狷然质,谬入多士朝。
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
愚狂偶似直,静僻非敢骄。
一为毫发忤,十载山川遥。
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
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
六尺安敢主,方寸自由调。
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燋。
虽无二物姿,庶欲效一毫。
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
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
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
持此慰远道,此之为旧交。
送卢戡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
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
顾我亲情皆远道,念君兄弟欲他乡。
红旗满眼襄州路,此别泪流千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