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过 横 灞 寄 张 蓝 田 唐 /钱 起 乱 水 东 流 落 照 时 ,黄 花 满 径 客 行 迟 。林 端 忽 见 南 山 色 ,马 上 还 吟 陶 令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流落(liú luò)的意思:指人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家园、财产,流离失所,无固定居所。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 翻译
- 乱流的江水在夕阳下向东流淌,
路边的菊花盛开,让行路的客人脚步也变得缓慢。
- 注释
- 乱水:形容水流错综复杂或湍急。
落照:落日余晖。
黄花:指菊花。
客行:行路的旅人。
迟:缓慢。
林端:树林的边缘。
南山色:南边山的颜色,可能指山水之美。
马上:骑在马背上。
陶令诗:指陶渊明的诗歌,陶令是陶渊明的别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水流湍急,黄花盛开,行人在此停留不前。诗人骑马行进,突然之间看到南山的轮廓,从容吟咏着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诗句。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乱水东流落照时,黄花满径客行迟"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秋日景色,其中“乱水”、“黄花”都是秋天常见的景象,“落照”则增加了一丝时间的紧迫感。行人因为美丽的景致而流连忘返。
"林端忽见南山色,马上还吟陶令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物激发下,对古代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林端"指树木的边缘,是发现南山美丽景色的地方;"南山"可能是实指某一特定的山,也可能是泛指;"马上还吟陶令诗"则显示了诗人对陶渊明及其诗作的喜爱和追崇,反映出诗人的文化素养和个性。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传统文学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趣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