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训童行颂·其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道德与修行的核心理念。首先,“常住分毫不可偷”,强调了对财产所有权的尊重和不贪欲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即使是微小的财物也不可窃取,体现了佛教中“不盗”的戒律。
接着,“日生万倍恐难酬”,进一步阐述了因果报应的观念,即任何不正当的行为最终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即使财富增长千百倍,也难以弥补因不义之财带来的道德亏欠。这反映了佛教中“因果循环”的思想。
“猪头驴脚分明见”,通过具体的形象比喻,警示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要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因为这些行为如同猪头驴脚一样,是无法隐藏的,终将被世人所知,受到应有的评判。
最后,“佛地今生扫未休”则表达了修行者持续不断地净化心灵、消除罪业的决心。无论是在今生还是未来的佛国,修行者都将致力于清除内心的污垢,追求纯净与觉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深刻揭示了佛教伦理观的核心——道德自律、因果报应以及持续不断的修行,旨在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诗人李正甫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
山头太古石,不与万物春。
朝从木客游,暮将山鬼邻。
紫芝仅盈掬,幽兰不克纫。
青云入长吁,肝胆空轮囷。
我尝读君诗,天趣触眼新。
秦游得豪宕,晋产馀真淳。
怒虎不受唾,骇鹿未易驯。
安坐谁不如,半生走逡巡。
苍苍不可问,藐藐谁当亲?
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閒人。
空歌东野曲,不救西州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