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莺·其一》
《听莺·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不分春归早,流莺听欲无。

清和三月过,风景一人殊。

音湿因香雨,愁深似绿芜。

山公上马,醉遣数花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分春(fēn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清和(qīng hé)的意思:清净和谐,没有纷争。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上马(shàng mǎ)的意思:准备骑马出行或进行某项活动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听莺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诗人屈大均以“听莺”为题,不仅捕捉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句“不分春归早,流莺听欲无”,开篇即以“流莺”的鸣叫引出主题,仿佛在说,春天的回归并不重要,因为那悦耳的莺啼已经让人心醉神迷,难以自拔。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流莺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对莺啼的喜爱之情。

接着,“清和三月过,风景一人殊”,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感受的变化。三月的清和之气渐渐过去,而对这季节变化的感受却因人而异,有的或许感到时光匆匆,有的则可能沉浸于美景之中,各有所得。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个体主观感受的独特性。

“音湿因香雨,愁深似绿芜”,进一步描绘了听莺时的环境与心境。湿润的声音伴随着香雨,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而内心的愁绪则深沉如绿芜,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

最后,“山公催上马,醉遣数花扶”,以山公的故事作为结尾,既增添了故事性,也寓意深刻。山公催促上马,似乎是在提醒诗人珍惜时光,不要过于沉溺于眼前的美景与情感中,而应适时行动,如同醉酒后有人扶助一般,既有放纵的快乐,也有清醒后的责任与担当。

整首诗通过对听莺这一日常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是明末清初时期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渔父词·其十三

无数菰蒲閒藕花,棹歌轻举酌流霞。

随家好,转山斜,也有孤村三两家。

(0)

和巧松·其二

何人厦屋诧渠渠,路入松关阴满衢。

都把万间庇寒士,又分馀荫憩征夫。

(0)

秋夕

霄虚白露漙,木叶下危阑。

月澹钟声晓,灯青剑影寒。

人心山莽莽,世事海漫漫。

何日平胡虏,西风望眼宽。

(0)

八声甘州.竹西怀古

寒云飞万里,一番秋、一番搅离怀。

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

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

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歌吹竹西难问,拚菊边醉著,吟寄天涯。

任红楼踪迹,茅屋染苍苔。

几伤心、桥东片月,趁夜潮、流恨入秦淮。

潮回处,引西风恨,又渡江来。

(0)

宿横山

颇厌东征道路长,回头十日离乡邦。

扫愁酌酒虽云独,照影挑灯却暂双。

打并馀花风动地,迁延残夜月留窗。

店鸡已唱催人起,更听疏钟隔水撞。

(0)

闻舟中笛

横笛秋篷底,衔山夕照残。

孤音起水面,馀韵到云端。

吹怨芦声惨,含悽雁影寒。

有人江阁上,敛翠凭栏干。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