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乐 天 竹 阁 宋 /董 嗣 杲 此 君 玉 立 此 楼 空 ,不 复 幽 眠 想 白 公 。百 尺 有 檐 侵 碧 落 ,千 竿 无 语 足 清 风 。阑 尖 亭 影 流 渔 屋 ,龛 面 祠 香 托 佛 宫 。石 琢 端 平 丞 相 记 ,都 归 宝 庆 守 臣 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碧落(bì luò)的意思:碧落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蓝天或苍穹。它常用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美丽。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端平(duān pí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端正,平和稳定。
佛宫(fó gōng)的意思:佛寺或佛堂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守臣(shǒu chén)的意思:指忠诚守节的臣子,也泛指忠心耿耿的人。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渔屋(yú wū)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过日子,不思进取,不努力工作。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乐天竹阁》,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诗中以竹阁为描绘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阁的独特风貌和环境氛围。
首句“此君玉立此楼空”,将竹子比作君子,形象地写出竹阁的挺拔与空灵,暗示了竹子的高洁品质。次句“不复幽眠想白公”,借白公之名,可能暗指竹子的主人或竹的精神寄托,表达了对竹阁主人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两句“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描绘了竹阁的高大和竹林的静谧,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竹阁的檐角直插蓝天,千竿翠竹则增添了宁静与清凉。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一句,写竹阁周围环境的宁静祥和,竹影斑驳,渔屋倒映,还有佛宫的香烟缭绕,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禅意。
最后两句“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点明了竹阁的历史背景,可能是某位丞相的遗迹,而这份历史的痕迹又归功于当地守臣的保护和维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阁为中心,通过描绘其环境和历史,赞美了竹子的品格,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和地方守护者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翰林集
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一元日登安福寺塔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寀,群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稚耄。
人物事多閒,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忧民政疏,无庸答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