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
怅焉抚耒耜,谁复识此意。
拜请(bài qǐng)的意思:恳请、恳求
百物(bǎi wù)的意思:指众多不同的事物、物品。
邦君(bāng jū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君主或统治者。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春秧(chūn yāng)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幼苗,也比喻年轻的人。
非笑(fēi xiào)的意思:不笑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食力(shí lì)的意思:指吃饭的力气,也用来形容人的胃口或食欲。
时花(shí huā)的意思:指只开放一瞬间的花朵,比喻时光短暂,转瞬即逝。
束薪(shù xīn)的意思:指因为收入有限而束缚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物资(wù zī)的意思:指物品和资金,特指用于救济、支援等的物品和资金。
一廛(yī chá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的艰辛生活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开篇“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写出了农民们日常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情况,以及他们依赖市场来获取生活所需的一切。紧接着,“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表达了即便是辛勤劳作,也难以得到满足感和美好滋味的无奈。
诗人在“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中流露出对土地的渴望,希望能从国君那里获得一块田地。随后,“知非笑昨梦,食力免内愧”则透露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自嘲,以及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要努力维持尊严。
在“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中,诗人以农事为喻,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无常。最后,“怅焉抚耒耜,谁复识此意”则是诗人在感慨之余,怀念那种对土地的深情,以及这种情感是否还能被他人理解。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苏轼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