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渡 荆 门 送 别 唐 /李 白 渡 远 荆 门 外 ,来 从 楚 国 游 。山 随 平 野 尽 ,江 入 大 荒 流 。月 下 飞 天 境 ,云 生 结 海 楼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荒(dà huāng)的意思:指荒芜、荒凉的景象,也可形容人世间的混乱和失序。
飞天(fēi tiān)的意思:指飞翔上天,形容事物超越常规,突破限制。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荒流(huāng liú)的意思:指水流荒凉、稀少,也用来形容人才稀缺、人迹罕至的地方。
荆门(jīng mén)的意思:指被监禁在荆门之地,无法自由行动。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生结(shēng jié)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形成了难以解决的困境。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天镜(tiān jì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明亮物体,比喻能够照亮人们心灵的智慧或榜样。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 注释
- 渡远:远渡。
荆门外:荆门之外,指湖北荆门一带。
来从:来到。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这里泛指楚地。
游:游览。
山随:山峦随着。
平野:广阔的平原。
尽:消失。
江入:江水汇入。
大荒流:无边的荒原。
月下:月光下。
飞天镜:像天镜一样飞动的月亮。
云生:云雾升起。
结海楼:形成海市蜃楼般的景象。
仍连:仍然连接。
故乡水:指故乡的江水。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送行舟:送别行舟。
- 注释2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 翻译
- 我乘船远渡荆门之外,开始游览楚地的风光。
山峦渐渐隐没在广阔的平原尽头,长江奔流入无边的荒原。
明月映照下,江面如天镜般明亮,云雾缭绕,如同海市蜃楼般奇幻。
故乡的江水依然相连,它一路相伴,送我行舟驶向万里之外。
- 译文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 赏析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江入大荒流”一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境界高远。尤其是“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充分表达出诗人的万丈豪情。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作者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他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地写出了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 鉴赏
诗人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在这首诗中,“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留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则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与悠长的水道。此处“荆门”可能指的是古代通往南方的一条要道,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朋友将要踏上的漫漫征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则以壮观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天空和云层构成的宏伟建筑,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虚幻之感。这样的景致,不仅映衬出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经历的遥远旅途的想象,也隐喻着心中的不舍与期盼。
最后,“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则是诗人的深情寄托,他希望朋友能够在未来漫长的旅程中,不忘初心,即便身处异地,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自己的思念。这不仅是对即将离别者的鼓励,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谊与故土之情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攲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其五
自喜身无事,乘春但种花。
时时游野墅,往往宿僧家。
入竹新寻笋,燃铛旋煮茶。
趋朝十里路,来往不嫌赊。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寒梅独笑野人扉,只有春风许自知。
蜡屐追芳输我辈,着鞭持酒记他时。
白霓行处玉妃从,明月光中宝璐垂。
更与丁宁后来秀,醉中来折最高枝。
题大儒寮小阁
青鞋踏尽剑铓山,借枕僧房落照间。
高屋凭虚听泉语,岭云应似我身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