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兰·其三》全文
- 鉴赏
此诗《夜兰(其三)》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夜晚兰花盛开的情景,借以表达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意境。
“幽兰开向夜”,首句点明兰花在夜晚绽放,暗示其生长环境的幽静与不凡。“风露自成香”,次句描述兰花在风露的滋润下自然散发出香气,强调其自然之美和内在的芬芳。兰花在夜间开放,且能自行散发香气,这种独特的特性,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欲得兰膏饮,穿林至石梁。”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获取兰花之精华(兰膏)的愿望,不惜穿越丛林,直至石桥之上。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兰花的热爱与渴望,也隐含了他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决心和行动力。通过这一行为,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兰花的象征意义紧密相连,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屈大均对于自然美和高尚人格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移舟城东
厌闻九衢车马喧,泛舟初出城东门。
阴虹吐雨水势怒,河声浩浩如雷奔。
棹工欢呼事拳捷,童稚变色愁惊魂。
济危经险正当尔,安得拱默为希言。
虽无清泠可浣涤,喜见黄浊来原原。
便风催橹两快意,千里万里何足论。
久旱
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
乃知丘陵外,独有五岳尊。
今春苦淫霖,宿麦才廑存。
过夏乃不雨,穷秋气如燔。
象龙杳无艺,巫鼓空屡奔。
豆苗落为萁,藜莠乘冬温。
黔首困粒食,或有茹草根。
卖牛供租赋,不忍闻此言。
此事亦神羞,谁能叫其阍。
登高望连峰,正见朝烟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