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香山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山秀薰人欲破斋”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的秀美与香气生动地呈现出来,仿佛山中的景色足以让人忘却日常的烦恼,甚至想要打破常规的清修生活,去尽情享受这份自然之美。这句诗不仅赞美了香山的秀丽风光,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接着,“临行别语更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时的复杂心情。在离开之前,他与香山进行了深情的告别,这种情感的缠绵和不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感人。通过“徘徊”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不舍得这片美丽的山林,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离别。
后两句“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香山境里来”则是对诗人创作灵感的描述。诗人似乎在离开之际,内心涌现出对香山景色的深刻感悟,这些感悟化作诗句,如同烟雾与山岚般弥漫在纸上。这里的“烟岚句”不仅指出了诗句的意境与香山的自然景观相契合,也暗示了诗人与香山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灵上的共鸣。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香山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闲居·其一
夕阳微茫断桥暮,庵外何人问归路。
鸟啼花落春复春,江山风月无闲人。
情闲直觉远山近,云到自然眉宇新。
烟萝萧萧满春谷,山前芳草春复绿。
悄风犹急春尚寒,几树绿莺啼不足。
啼莺却唤春草醒,如此茅庵怯春冷。
溪桥横绿不度人,溪口桃花卧桥影。
花枝并笑云欲然,杖头云破留青天。
好山一步一回顾,千岩万壑今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