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与恩同广,波将慈共深。
《经慈涧题》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慈 涧 题 唐 /郑 繇 岸 与 恩 同 广 ,波 将 慈 共 深 。涓 涓 劳 日 夜 ,长 似 下 流 心 。第 一 百 一 十 一 卷
- 注释
- 岸:比喻人的深情厚谊。
恩:恩情。
广:广大、无边。
波:指江河的波涛。
慈:慈爱。
深:深厚。
涓涓:形容水流细小而不断。
劳:劳累、辛勤。
日夜:昼夜不停。
下流:这里指江水向下流动的方向,象征着谦逊或奉献。
- 翻译
- 岸的情谊如同宽阔无边,波涛的慈爱同样深沉无比。
江水日夜流淌不息,长久以来就像向着下游倾注的心意。
- 鉴赏
诗中“岸与恩同广,波将慈共深”两句,通过对比岸与水波的宽广和深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慈爱之情的无限扩张和深沉。这里的“慈”字,不仅指自然界的水波,也暗含着人间的慈爱之意,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赞美。
接着,“涓涓劳日夜,长似下流心”两句,则描绘出小溪不息地流淌,日以继夜,形容了时间的长久和自然界中水流不息的特性。这里的“劳”字,表达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付出,而“长似下流心”,则通过水流的延绵无尽,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和情感的持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宽广、深沉之情的赞美,以及对时间长河中不懈努力与情感持久性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元稹唐朝辅相材,全家曾住小蓬莱。
公今得请为藩去,事异当时谪宦来。
雅意未应亡魏阙,归心且喜过苏台。
茂林修竹仁风动,紫蟹黄柑宴席开。
听讼初承召公后,递诗须继乐天才。
政成不待三年报,入告谋猷岂晚哉。
登飞泉寺会峰亭
会峰亭对大屏风,万秀千奇耸若空。
不识谁能夺造化,真仙世界一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