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清晨,诗人于清凉竹席之上,被轻烟般的蚊帐环绕,享受着清风拂面的宁静画面。诗中以“簟纹如水”形容竹席的凉爽与平整,如同水面般平滑,营造出一种清凉舒爽的氛围。“帐如烟”则形象地描绘了蚊帐在晨光中的轻盈与朦胧,仿佛是轻烟缭绕。通过“一榻清风直万钱”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清风价值化,赋予其无价之宝的地位,强调了清风带来的舒适与惬意。
接下来,“困卧北窗呼不起”描绘了诗人慵懒地躺在北窗之下,即使被呼唤也不愿起身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舒适的留恋。最后,“老夫风味也堪怜”一句,既是对自身年岁渐长的感慨,也是对这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的赞美与怜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充满了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学宫
峨峨玉城山,地势北龙冈。
是中产人物,英杰常相望。
幽居多暇风雨兼旬山色菁葱禽声在树顾而乐之因赋此
林雪乾留冻,巘云行带昏。
幽人贪熟睡,檐鹊故多言。
宿润微侵屦,晨光渐满轩。
倦能行竹径,闲且灌兰盆。
次韵衡州先生游花光因泛舟过向园示坐客之作
使君有佳招,宿雨晓更惊。
晨起候天色,对岸烟岚生。
使君匪遨游,因行问农氓。
农氓趋急务,欢然慰中情。
天公亦喜事,为办终日晴。
唤酒屡酌客,往往颜半赪。
兴乘不暇止,遂作浮舟行。
园荒久关闭,谁复相逢迎。
但馀古梅花,点缀莓苔轻。
想其种莳时,老大繇孩婴。
中筵出高唱,妙绝五言城。
勇起欲强和,愧此淫哇声。
再次韵呈审知
秋风泠然动高竹,起并朝檐温体粟。
忽惊剥啄意谁何,乃是和诗重拜辱。
再三开阖手不置,不惟诗好字亦熟。
我虽年事滥催忝,于此论功真未足。
重怜别来不我舍,连日追随访林谷。
和诗未厌数还往,别后要期常诵读。
知音已死或绝弦,闻韶解忘三月肉。
但得我辈识铮铮,徒使世人讥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