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需雨蔓,复使怨人归。
《除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除草》。诗中以除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未必愁心减”,开篇即点出除草虽是日常之事,却可能触动人心,引发愁思。接着“应求刺眼稀”一句,进一步说明除草虽是必要之举,但过于频繁或过于显眼,反而会让人感到不适。诗人通过“安能需雨蔓,复使怨人归”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过度的干预或不适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怨言。
“逼处真而罪,芟除莫我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行为或政策的质疑与批评,认为它们虽然看似真实,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不应被指责的人却往往无法得到公正对待。最后,“前山无数碧,相对岂无违”以自然景象作结,暗示即便在美好的环境中,也可能存在不和谐的因素,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时,也要警惕潜在的矛盾与冲突。
整首诗通过除草这一日常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少年
紫阳香尘起,狭路少年游。
连钱宝马珠勒,柳外掷吴钩。
望见仓琅青漆,不问君家诚是,随意脱骦裘。
浪说张公子,调笑擘箜篌。翠猊烬,钿蝉落,暗凝眸。
樱桃花底沉醉,低语问归休。
郎在金明池上,妾住善和坊里,相去十三楼。
凤烛嫌宵短,不停有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