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草》
《除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未必愁心减,应求刺眼稀。

安能需雨蔓,复使怨人归。

逼处真而罪,芟除莫我非。

前山无数碧,相对无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逼处(bī chǔ)的意思:指逼迫到极限的境地,形容非常窘迫或困难。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芟除(shān chú)的意思:除去,清除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无违(wú wéi)的意思:没有违背、违反。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应求(yìng qiú)的意思:满足别人的要求或需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除草》。诗中以除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未必愁心减”,开篇即点出除草虽是日常之事,却可能触动人心,引发愁思。接着“应求刺眼稀”一句,进一步说明除草虽是必要之举,但过于频繁或过于显眼,反而会让人感到不适。诗人通过“安能需雨蔓,复使怨人归”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过度的干预或不适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怨言。

“逼处真而罪,芟除莫我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行为或政策的质疑与批评,认为它们虽然看似真实,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不应被指责的人却往往无法得到公正对待。最后,“前山无数碧,相对岂无违”以自然景象作结,暗示即便在美好的环境中,也可能存在不和谐的因素,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时,也要警惕潜在的矛盾与冲突。

整首诗通过除草这一日常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赵子昂画花鸟

绮纨旧习信难移,得意青春正好时。

直下玉庐无所事,试临花鸟学徐熙。

(0)

松瀑图

石间激浪雪无迹,松下瀑流雷有声。

百折狂澜非是险,人心方寸最难平。

(0)

与胡奎言诗

咏歌终日莫予违,可与言诗竟日稀。

风雅不删真妙制,性情所得是天机。

尽知金翠涂屏雀,未见丹青画衮衣。

杜甫当年评众作,鲸鱼碧海敢云非?

(0)

两山亭留题

马头曾为使君回,北望新亭道路开。

于越地形缘海尽,勾吴山色过江来。

英雄有恨馀湖水,天地忘怀入酒杯。

珍重谢家林下客,玉山何待倩人推?

(0)

咏史三首·其二

冠剑纷纭出石城,偏从佳客问分明。

只应不避兰成妒,历历莺啼说太清。

(0)

水调歌头·其一少年

紫阳香尘起,狭路少年游。

连钱宝马珠勒,柳外掷吴钩。

望见仓琅青漆,不问君家诚是,随意脱骦裘。

浪说张公子,调笑擘箜篌。翠猊烬,钿蝉落,暗凝眸。

樱桃花底沉醉,低语问归休。

郎在金明池上,妾住善和坊里,相去十三楼。

凤烛嫌宵短,不停有春愁。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