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魄虽生名已死,弹文尚湿墨犹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雌黄(cí huáng)的意思:指坏女人,比喻心机深、狡猾狠毒的女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年物(nián wù)的意思:指年货或年节食品,也可指年底的各种物品。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生宁(shēng níng)的意思:指人生活安定、平静,没有烦恼和忧虑。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偷生(tōu shēng)的意思:指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生命延续或生存的机会。
物论(wù lù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本质、性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乌台(wū tái)的意思:指官吏职位高而品级低,权力大而地位低下。
一章(yī zhā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很长。
- 翻译
- 我还记得乌台诗案的第一章,那时人们的评价过于偏颇。
人心自有公正的标准,真理不会永远被掩盖。
虽然奸邪之人还在,但他们的恶名已经消失,弹劾的文字依然带着正义的气息。
苟且偷生,怎能再有百年的寿命?在地下见到正直之士,有何颜面?
- 注释
- 乌台:指乌台诗案,北宋时期苏轼因诗文得罪权贵而被捕入狱的事件。
雌黄:比喻随意、轻率的评论或指责。
人心:人的内心,这里指公众的看法。
公非是:公正的是非标准。
天理:自然的道理,这里指公正的法则。
晦亡:隐藏、消失。
奸魄:邪恶的灵魂,指那些作恶的人。
弹文:弹劾的文字,指对罪行的指控。
墨犹香:形容文字中正义的力量仍然存在。
偷生:苟且偷安地活着。
百年活:长久的生命。
竹芗:竹子的香气,常用来象征正直清高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义山所作,名为《挽竹芗龚侍郎(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正义的坚守。
“犹记乌台第一章,当年物论忒雌黄。” 这两句是对往昔的回忆,提及某个重要事件或文献的开篇,这里“物论”指的是世人的议论,而“忒雌黄”则形容事物的繁复与混沌。作者表达了对于过去重大历史时刻的记忆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
“人心自有公非是,天理岂能终晦亡。” 这两句探讨的是人性与天道的问题。“人心自有公”意味着人类内在有辨别是非的标准,而“天理岂能终晦亡”则表达了对正义和自然法则不灭的信仰。
接下来的“奸魄虽生名已死,弹文尚湿墨犹香。” 描述了一种情况,即某些负面人物(奸魄)虽然还活着,但他们的恶行已经让人唾弃,他们的名声早已死亡。同时,“弹文”可能是指文字批评或文人的作品,表明即使在激烈的斗争之后,正直的声音依然生动有力。
最后两句“偷生宁复百年活,地下何颜见竹芗。” 表达了作者面对艰难选择时的决绝态度。“偷生”指的是苟且偷生的生活,而“宁复百年活”则表明作者宁愿短暂而光明磊落地活着,也不愿意长时间地苟延残喘。最后,“地下何颜见竹芗”则是对未来可能的境遇的一种预感和担忧,通过“竹芗”这一物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生命与死亡的深刻体悟。
王义山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于历史责任、人性正义以及个人的道德选择的深切关怀。他的语言严谨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透露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二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试院闻奚琴作
奚琴本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
抱琴置酒试一弹,曲罢依然不能作。
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雁下白云秋。
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
哀弦一奏池上风,忽闻如在河舟中。
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
谁知著意弄新音,断我樽前今日心。
当时应有曾闻者,若使重听须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