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濮十太尉咏知宗牡丹七绝·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次韵濮十太尉咏知宗牡丹七绝(其三)》。诗中以牡丹为载体,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人物命运的反思。
首句“开元往事感伤中”,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读者引入历史的长河,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惋惜。开元盛世,国泰民安,然而好景不常,随着时间的流逝,繁华落尽,只留下一丝丝的遗憾与怀念。
“遗种犹馀一擪红”一句,描绘了牡丹在历史变迁中的顽强生命力。即使在经历了无数风雨之后,仍有一抹红色顽强地绽放,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生命的坚韧。
接下来,“借问通宵配妃子,何如及早念姚崇”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这里提到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以及对宰相姚崇的推崇。诗人似乎在暗示,过分沉迷于个人情感的追求,不如及早关注国家大事,寻求贤能之士辅佐,以期国家长治久安。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还能体会到他对历史的洞察与对现实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愿上人归乡
溪头买船归鄂渚,一棹清风夜蟾午。
行尽韶山半月程,白云儿就青山父。
岩头老子末后句,此到将知问不语。
无缝塔前风色高,洞然不隔丝毫许。
丁宁此去快须回,吾家之子要全才。
不坐两头明暗路,偏中归去正中来。
阿呵呵,胸次风流知几何。
弟子薄坚仁以幅缣写圆悟禅师像径山裕虎丘隆二高弟侍焉绍兴丙辰二月八日予乞食之苏台过其家且出以相示再三有请辄随喜赞云
力世佛宗,心传我公。一拳活计,一喝家风。
影草呈机也三圣却瞎,精金出冶也百丈还聋。
绰绰有裕,恢恢而隆。
阿难迦叶之多闻抖擞,目连鹙子之智慧神通。
真得不借之应,大同不宰之功。
百川曲折兮自然到海,万象森罗兮不可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