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猿巴峡苦,秋雁合江疏。
作妇勤毋恤,思亲病可除。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得次女泸川信却寄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远方女儿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首句“远隔三年面”,表达了诗人与女儿长时间未见的思念之情。接着,“今朝万里书”则表明虽然相隔万里,但通过书信得以联系,传递了彼此的关怀和思念。
“夜猿巴峡苦,秋雁合江疏”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夜间的猿猴哀鸣,象征着远离家乡的孤独与痛苦;秋天的大雁南飞,象征着诗人对女儿的牵挂与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作妇勤毋恤,思亲病可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女儿在远方生活的期望与祝福。希望她能够勤劳持家,不必担心生活琐事,同时,也寄托了对女儿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祝愿。
最后,“天涯小侍女,相伴意何如”表达了诗人对女儿身边陪伴者的关心,以及对女儿在远方生活的孤独感。这句话既是对女儿的安慰,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深厚的父爱与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日常生活场景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女儿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