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玉 泉 道 者 回 山 寺 唐 /齐 己 却 忆 西 峰 顶 ,经 行 绝 爱 憎 。别 来 心 念 念 ,归 去 雪 层 层 。石 坞 寻 春 笋 ,苔 龛 续 夜 灯 。应 悲 尘 土 里 ,追 逐 利 名 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憎(ài zēng)的意思:指喜欢和厌恶,爱和憎恨。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春笋(chūn sǔn)的意思:形容事物迅速增长或发展。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名僧(míng sēng)的意思:指受到广泛尊敬和崇拜的高僧,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被公认为杰出人物。
念念(niàn niàn)的意思:形容思念或牵挂某人或某事,无法忘怀。
石坞(shí wù)的意思:指不愿意改变旧观念、顽固不化的人。
心念(xīn niàn)的意思:指思念、牵挂之情。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逐利(zhú lì)的意思:追求利益,追逐利益。
追逐(zhuī zhú)的意思: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 注释
- 却忆:回忆起。
西峰顶:西边山峰的最高处。
经行:修行行走的过程。
绝爱憎:超越了爱与恨的情感。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心念念:心里时刻想念。
归去:返回时。
雪层层:形容雪积得很厚。
石坞:石窟,岩石环绕的小凹地。
寻春笋:寻找春天生长的竹笋。
苔龛:长满青苔的小佛龛。
续夜灯:延续夜晚的灯火,指夜间修行。
应悲:应当感到悲哀的是。
尘土里:尘世间。
追逐:追求。
利名僧:为名利所驱使的僧人。
- 翻译
- 回想起西峰之巅,修行之路超脱了爱恨。
离别后心中常挂念,归来时山路已被雪覆层层。
在石窟中寻找春日的竹笋,岩洞里夜夜佛灯长明。
想那尘世之中,僧人也难免为名利所困追。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送玉泉道者回山寺》。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思念之情及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
“却忆西峰顶,经行绝爱憎。”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怀旧的情境。诗人回想起往日与友人共同在西峰顶上的时光,那份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思念。
“别来心念念,归去雪层层。” 离别之后,心中不断地思念着那位远去的人,而每次返回山寺,都会看到厚重的雪层,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
“石坞寻春笋,苔龛续夜灯。”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寻找春天的萌芽,以及在古老的寺庙中继续夜以继日地照明,这些都是对自然和佛法生活的一种向往。
“应悲尘土里,追逐利名僧。”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沉迷于世俗功名的人感到悲哀,而真正值得追随的是那些超脱尘世、专注于佛法修行的僧侣。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精神追求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差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对于名利和精神寄托的不同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签判同登介亭
纷纷尘事厌烦冥,何处能令爽气生。
簿领欲迷头不举,烟霞才望眼偏明。
门临沧海千重险,地压高丘一再成。
若论三山方外境,须将此地拟浮瀛。
薄倖
十年尘梦。甚一觉、歌鸾泣凤。
似记得、尊前稠叠,酒付泪珠催送。
算江南、花月停匀,何时了得春愁重。
念翠袖朝笼,红妆宵罢,今也凭谁与共。
但一自、思量后,曾几顾、锦鞍雕鞚。
怕言寻芳去,销魂前路,当筵忍听梅花弄。
又荒鸡动。便柔情不减,教谁红豆殷勤种。
天涯倦矣,还醉葡萄旧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