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牧堂》全文
- 注释
- 师:老师。
使:让。
众:众人。
作:建造。
祠堂:祠堂(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地方)。
要:需要。
学:学习。
朱张:指朱熹和张栻,宋代著名理学家。
郑王:可能指郑康成或郑玄,古代著名的经学家。
飞:比喻众人行动。
上:登上。
梧桐树:高大的树木,常用来象征地位或声誉。
自:自然。
有:存在。
旁人:他人。
说:议论。
短长:优劣,是非。
- 翻译
- 老师让大家建造祠堂,要学习朱张和郑王的榜样。
众人纷纷飞上梧桐树,自然会有人议论长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能的官员在地方上修建祠堂的情景,祠堂是古代用来祭祀祖先或尊崇德行的人物的地方。诗中的“朱张与郑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修建祠堂的典范,如朱熹、张载和郑思肖等人。官员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前人的做法,来提升自己的德行和治理能力。
“大家飞上梧桐树”一句,则是对人们聚集在这里进行祭祀或讨论祠堂事宜的情景的形象描绘。梧桐树常被用来比喻高洁、崇高之物,可能暗示着祠堂的庄严和神圣。
最后,“自有旁人说短长”则表明对于这座祠堂的建造,以及官员的治理手段和德行,周围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评论。这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也反映出诗人对待公众意见持开放态度的胸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