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蕉虚,心如兔止。师慈如和,侍者笑视。
毒龙难降,我试弹指。便升钵中,喜见脊尾。
侍者(shì zhě)的意思:指侍奉主人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服侍他人的人。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修行过程。首句“身如蕉虚,心如兔止”运用了“蕉虚”与“兔止”的形象,分别象征身体的空无与内心的宁静,巧妙地传达了佛教中关于身心空性的教义。接着,“师慈如和,侍者笑视”描绘了和谐的师徒关系,以及侍者的轻松氛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平和的修行环境。
“毒龙难降,我试弹指”这一句则以“毒龙”比喻修行路上的烦恼与障碍,而“弹指”则是修行者通过禅定或智慧来克服这些障碍的动作,展现了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智慧。最后,“便升钵中,喜见脊尾”以“升钵中”象征修行者最终达到心灵的升华与解脱,而“喜见脊尾”则可能暗喻在修行过程中对自我认识的深入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与场景,不仅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转变与成长,也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净化与智慧的提升,达到超越世俗、解脱烦恼的境界。
望中白处日争明,个是淮河冻作冰。
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
赵侯迈往隆准孙,未年五十专三城。
千里秋豪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昼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石城诸峰入天半,曾随骑吹经行遍。
梅花换岁初不惊,惊报行春再出城。
官甑晨炊云子玉,兵厨夜压秦淮绿。
尚书亲饷老农夫,塞道夫须兼独速。
劝农文字不怪奇,知道尚书愁我饥。
有如山农出南溪,老稚随观韩退之。
叟携群稚稚扶叟,一生祗识茅柴酒。
尚书赐酒谁得尝,瓦盆满引无升斗。
今年好风来自东,五风十雨尧日同。
尚书归去作相公,当寄丰年书一封。
梅花已自不是花,冰魂谪堕玉皇家。
不餐烟火更餐蜡,化作黄姑瞒造物。
后山未觉坡先知,东坡勾引后山诗。
金花劝饮金荷叶,两公醉吟许孤绝。
人间姚魏漫如山,令人眼暗只欲眠。
此花寒香来又去,恼损诗人难觅句。
月兼花影恰三人,欠个文同作墨君。
吾诗无复古清越,万水千山一瓶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