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都宪似公》
《送都宪似公》全文
明 / 程敏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几停旄钺耕蚕,又过山拂曙岚。

五月风霜远迩万年财赋东南

台恩再慰忠贤望,郡泽犹闻父老谈。

只恐庙堂柱石,道傍无计绾归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财赋(cái fù)的意思:指财富和福气。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拂曙(fú shǔ)的意思:指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升起,太阳刚刚露出天际的时候。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耕蚕(gēng cán)的意思:耕种田地和养蚕

归骖(guī cān)的意思:指失去或追回失去的东西。

过山(guò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越过了山岭,比喻克服了困难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

旄钺(máo yuè)的意思:旄钺是指古代君主的标志,也代表权力和威严。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贤望(xián wàng)的意思:指人们对有才德的人寄予期望和希望。

远迩(yuǎn ěr)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远,指远方。

忠贤(zhōng xián)的意思:指忠诚和贤能,形容人具备忠诚、才能并重的品质。

柱石(zhù shí)的意思:比喻起支撑作用的重要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送都宪似公》,表达了对都宪似公出巡地方的关心和对其政绩的赞扬。首句“几停旄钺问耕蚕”描绘了似公在途中停下军旗,关切百姓农事的情景,显示了他的亲民之风。次句“又过山城拂曙岚”则写出了他行程的艰辛,早起赶路,穿越山城,雾气弥漫。

“五月风霜随远迩”暗示了即使时值五月,边远之地仍可见到严寒,体现了似公不顾个人安逸,深入基层的决心。“万年财赋出东南”则赞美了东南地区的富饶,暗指似公此行对于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台恩再慰忠贤望”表达朝廷对似公的信任与期待,他的忠诚和才能得到了认可。“郡泽犹闻父老谈”进一步展现似公在当地受到百姓的爱戴,他的政绩深入人心。

最后两句“只恐庙堂还柱石,道傍无计绾归骖”寓意深远,担忧似公如此优秀的人才会被朝廷挽留,继续担当重任,自己无法挽留他回归家乡。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都宪似公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人才流失的忧虑。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朝代:明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猜你喜欢

长门怨三首·其一

拟摘梅花贴鬓娇,未曾掠削早无聊。

承恩不似金盘雪,得到龙屏煖处消。

(0)

游法轮院

太行冈岭横漫漫,撑空一带云霞间。

巨鳌背负九州出,重重山上复有山。

高都城头见松岭,突兀双峰螺髻并。

招邀析城揖王屋,指顾硖石瞰天井。

萧萧枫叶满山秋,岩峦掩抱云林幽。

攀崖转壑路欹侧,虽有佛刹谁曾游。

年丰郡邑閒无事,琴酒招呼二三子。

题诗古壁赠山僧,略记衰翁曾到此。

(0)

宴会成趣园诗

花木幽深远市尘,个中清隐作閒人。

忘情势利居安易,寓意琴书得味真。

成趣已追陶令迹,放怀无愧葛天民。

他年若遂归休愿,好向东皋卜近邻。

(0)

赵太监降日

自从龙战野,特立孰如公。

著迹云鹏上,收功汗马中。

高谈天下计,馀事古人风。

勿药行逢喜,春风两颊红。

(0)

题吴莘老万卷堂

吴生祖父皆贤明,清选幽居殊世俗。

碧水晴岚灿户庭,白云宿雾封林麓。

好收书史贮新堂,岂羡珠玑誇润屋。

文字本为子孙藏,子孙能勤文字熟。

撑肠各有五千卷,插架更盈一万轴。

尺璧非宝竞寸阴,五经何多扪便腹。

简编不失镇时习,灯火稍亲兼夜读。

敏厥修兮就有功,学而优则期干禄。

况宜养志无辞劳,又欲分金赒不足。

责报吾闻如执券,盍为高门待华毂。

(0)

景祖大昌之曲

丕显鸿烈,基绪隆昌。圣期诞集,邦宇斯张。

尊严庙祏,昭格休祥。煌煌缛典,亿载弥光。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