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广平(guǎng píng)的意思:指广阔平坦的地势,也比喻安定平和的局面。
几象(jǐ xiàng)的意思:几乎像,差不多像
惊白(jīng bái)的意思:惊醒,使人吓醒。
九泉(jiǔ quán)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地下的墓穴,也指人死后的世界。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青编(qīng bi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才华和能力。
入九(rù jiǔ)的意思:指进入九尺深的坑或井中,比喻陷入困境或险境。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史家(shǐ jiā)的意思:指历史学家,也泛指研究历史的人。
尸谏(shī jiàn)的意思:指人死后留下的劝告或忠告。
象贤(xiàng xián)的意思:指像贤明的人一样,有德行和才能。
遗草(yí cǎo)的意思:指战场上留下的尸体或遗物,也比喻已逝去的人或事物的痕迹。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克家所作的《记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某位忠臣未能成功改革弊政,最终含恨而逝的深深惋惜。首句“遗草烧残事可怜”,描绘了遗物被焚烧的凄凉场景,令人同情。次句“谁令尸谏昧当年”,质问是谁导致这位忠臣尸谏(以死进谏)的行为在当时未能被理解。第三句“欲凭一疏除群蔽”,体现了他试图通过一篇奏疏来清除社会弊端的决心。然而,“空抱孤忠入九泉”则揭示了他的悲剧,尽管有忠心,却未能实现理想,只能带着遗憾长眠地下。
“神室有灵惊白昼”暗示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即使在白天也能感受到他的精神力量。最后一句“广平不独风微叹,从古生儿几象贤”,陈克家感慨,像这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并不多见,广平(可能指地名或人物)的风气衰微,更显得这位忠臣的难得。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忠臣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