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蜡梅》
《蜡梅》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花工剪蜡,墨客巧抽脾。

酝藉无梅操,生香得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花工(huā gōng)的意思:指在装饰、修饰方面下大功夫的工作。也用来形容花样繁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或工艺品。

墨客(mò kè)的意思:指以文学艺术为业的人,特指以写作为主要职业的人。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司花(sī huā)的意思:指被指派负责花费和管理某项事务的人。

酝藉(yùn jiè)的意思:指事物在酝酿发展的过程中,积蓄着力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鉴赏

这首诗《蜡梅》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蜡梅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首句“司花工剪蜡”,以“司花”为蜡梅赋予了掌管花卉的神职,形象地描述了蜡梅在冬季绽放的独特景象,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园丁精心修剪出的蜡质花朵,既突出了蜡梅的形态特点,也赋予了它一种神圣而精致的气质。

次句“墨客巧抽脾”,将蜡梅比作文人笔下的墨迹,巧妙地运用了“脾”字,不仅指蜡梅的香气,更暗含了蜡梅在文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和情感寄托。这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蜡梅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嗅觉上也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后两句“酝藉无梅操,生香认得知”,进一步深化了对蜡梅的赞美。前半句“酝藉无梅操”强调了蜡梅虽然没有梅花的高洁与清雅,却以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香气,展现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魅力。后半句“生香认得知”则直接点明了蜡梅的香气,让人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其独特的芬芳,从而认识到蜡梅的价值和美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细致描绘和巧妙比喻,不仅展现了蜡梅的自然美,更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题画四首·其三薄媚

深知岁不利西行,郑六其如誓死生。

异类犹能保终始,秦楼风月却无情。

(0)

广宁庙

千古广宁庙,云楣榜旧题。

名乘中祀典,秩赐上公圭。

百鬼舆台贱,群山部伍低。

地封连蓟北,天遣镇辽西。

桧影森旌节,松声殷鼓鼙。

雕梁通蜥蜴,画栋落虹蜺。

像古虫书藓,庭卑蚓篆泥。

垂杨空袅袅,蔓草自萋萋。

香火何尝到,牲醪不见携。

觋巫俱埽迹,樵牧漫成蹊。

物理多侥倖,人情固执迷。

城狐炉鹊尾,社鼠按豚蹄。

居士争求福,彭郎为娶妻。

吾生多坎轲,末路易推挤。

白玉虽云洁,青蝇奈可栖。

人言何恤是,神鉴自昭兮。

扼腕声悲壮,垂头气惨悽。

虺隤伏枥马,进退触藩羝。

苟不登槐府,何如钓柳溪。

乞骸谋已决,掣肘事仍暌。

仰视威灵在,潜通肸蚃齐。

迟迟归未得,残日乱鸦啼。

(0)

细腰宫

玉立宫娃滴滴娇,君王沈湎醉春宵。

不知天下归长距,犹向尊前舞细腰。

(0)

题伍员庙

蚤年亡命入苏州,破越兴吴出坐筹。

可惜捧心贻后患,遽令尝胆雪前羞。

忠臣竟受鲸鲵祸,故国空伤麋鹿游。

欲向波神问遗恨,胥山三月看潮头。

(0)

风入松

四时芳序等闲过。老子况婆娑。

倦游谙尽江湖味,雁孤飞、万里云罗。

霜信变衰草木,蟾光倒影山河。锵鸣鸾凤曲中多。

独寐不成歌。风停雨霁如年夜,甚灯前、归梦便讹。

浊酒愁城能破,凄清无奈秋何。

(0)

暗香疏影.讨春汪山,梅已半残,山茶初绽,循清水溪而返

绛衣玉骨。几酽寒自忍,徘徊明月。

步绮稀逢,香海而今已如雪。

休恨寻春较晚,风外笛、江城吹彻。

算翠禽、毕竟多情,邀我入仙阙。

交映苔蹊蕙磴,似人半醉醒,茶韵娇绝。

不掩清光,夹道烟岚,静里溪流千折。

相将一试山泉味,又咳唾、纷飞琼屑。

指两三、含萼桃枝,后约阮郎先结。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