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二》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二》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浪造凌霄阁,虚登百尺楼。

养生夭命,诱读讵封侯

不用从黄口,何须白头

未能端似箭,且莫曲如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凌霄(líng xiāo)的意思:高耸入云霄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大。

且莫(qiě mò)的意思:表示劝告或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行动或说话,暂时保持安静或不要妄动。

霄阁(xiāo gé)的意思:指高山之巅或高楼阁上。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夭命(yāo mìng)的意思:指生命短暂,寿命不长。

百尺楼(bǎi chǐ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高耸,气势雄伟。

注释
浪:形容不拘一格或四处漂泊。
造:建造。
凌霄阁:高耸入云的楼阁,象征理想或高位。
虚:空虚,徒然。
养生:保养身体。
夭命:天定的命运,指寿命有限。
诱读:引诱阅读,可能指追求功名利禄。
封侯:古代封赏爵位,这里比喻获得高位。
从:跟随。
黄口:儿童时期,代指年幼无知的人。
厌:厌恶。
白头:指老年。
端:正直。
似箭:比喻直率、锐利。
曲如钩:比喻弯曲,可能指性格或命运的曲折。
翻译
浪迹建造凌霄阁,徒然登上百尺高楼。
养生却难逃天命,诱惑阅读岂能封侯。
无需跟随孩童之言,何必厌恶白发苍苍。
人不能始终像箭般直,暂且不要弯曲如钩。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浪造凌霄阁,虚登百尺楼。” 这两句通过描绘高耸入云的楼阁,表达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高度的愿望。同时,“浪”和“虚”字也透露出一种虚幻不实的感觉,可能是对物质世界的某种反思。

“养生仍夭命,诱读讴封侯。”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生命短暂与人生的无常的感慨。“养生”指的是修身养性,而“夭命”则意味着早逝,这里强调了即便是修养身心,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后一句中的“诱读”和“封侯”,通常与功名富贵相关,但在此处可能暗示了一种对世俗成就的反思。

“不用从黄口,何须厌白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的权威和世俗观念的质疑。“黄口”常指儒家经典,而“不用”则显示出诗人的独立思考。后一句中的“厌白头”,即是对生命流逝、头发变白的无奈感受。

“未能端似箭,且莫曲如钩。” 这两句则是在告诫自己和他人,要保持坚定不移的意志,如同箭一般笔直。同时,“且莫”二字,劝说人们不要心态扭曲,如钩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超脱,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春侠杂词·其十二

关右新来豪杰客,姓字不通人不识。

夜半酒醒呼阿吉,碧眼胡儿吹笔笛。

(0)

春侠杂词·其八

凤皇城外横门道,小妓军装金线袄。

春晖无赖苦撩人,自下雕鞍蹋芳草。

(0)

放麑词

母麑急麑子,猎父视如伤。

太子奔城父,千秋忆奋扬。

(0)

小临海曲·其六

海上双雷岛,浑如滟滪堆。

乖龙拔山脚,飞渡海门来。

(0)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其二

岁岁逢元夜,金蛾闹簇巾。

见人心自怯,终是女儿身。

(0)

沁园春

说与学人,火无斤两,候无卦爻。

也没抽添,也无作用,既无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着意作工空谩劳。

君知否,但一切声色,都是讹肴。见闻知觉俱抛。

直打并、灵台无一毫。

更休言炉灶,休寻药物,虚灵不昧,志力坚牢。

神室虚闲,灵源澄静,就里自然天地交。

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