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度脱(dù tuō)的意思:度过艰难时刻,摆脱困境。
四天(sì tiān)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四天。
天王(tiān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或一方之主,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人。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与夺(yǔ duó)的意思:指争夺、争抢。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四天王(sì tiān wáng)的意思:指四位力量强大、威风凛凛的人物。
- 注释
- 我:指个体的自我意识。
度脱:超度,解脱苦难。
无我:佛教理念,指超越自我中心的境界。
已死:指失去生命的状态。
活:生存,有生命力。
不了此:不了解这个道理。
佛与夺:佛祖给予或剥夺,指佛法的指引和裁决。
四天王:佛教中的四大天王,象征守护佛法的神祇。
献钵:献上饭碗,表示尊敬或供奉。
- 翻译
- 如果世间万物都有自我存在,我又怎能超度他们。
如果世间万物没有自我,那么已经死去的就不会再有生命。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只能任由佛祖给予或剥夺。
我没有我和非我的分别,四位天王还献上饭钵以示敬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佛学思想与个人情怀的交织。首句“众生若有我,我何能度脱”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众生的关切,强调了“我”与“众生”的密不可分,暗示了作者对于救赎世人的愿望与困境的认识。
接着,“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关系,如果没有个体的存在,整个世界将失去生命力,这里的“死”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消亡,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荒凉。
第三句“我无我不二,四天王献钵”显示出作者对佛教中“无我”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之敬仰。这里,“献钵”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层面的供养或是求索。
最后两句“众生不了此,便听佛与夺”则是对前述思想的总结,表达了一种对于众生的悲悯和对佛法的依赖,意味着在无法解决众生痛苦时,只能归于佛教的智慧寻求解脱。
整首诗通过深入人心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情怀,展现了作者对于救世济人的宏伟理想与个体生命价值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