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林中变,新蒲岸外稠。
宫筵传綵粽,仙酒泛丹榴。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旅途中的景象与习俗。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水边的宁静与生机。黄鸟在林间变换着身影,新长的蒲草在岸边密密麻麻,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蕤宾逢夏律”,开篇点明时节,蕤宾是古代十二律之一,对应夏季,夏律则指夏天的律令或规律,这里巧妙地将蕤宾与夏天联系起来,暗示端午节的到来。“午日俯澄流”,午时阳光正烈,倒映在清澈的水流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画面感。
接着,“黄鸟林中变,新蒲岸外稠”两句,通过黄鸟的变换和岸边蒲草的繁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含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黄鸟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新蒲的稠密则预示着生命的旺盛与成长。
“宫筵传彩粽,仙酒泛丹榴”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宫廷宴会上,人们传递着色彩鲜艳的粽子,品尝着色泽红艳的石榴酒,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里的“彩粽”和“丹榴”不仅增添了节日的色彩,也寓意着吉祥与祝福。
最后,“遥忆蓬莱上,垂杨荫御沟”以想象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神秘、高雅的境界。诗人似乎在回忆或想象中,看到了蓬莱仙境般的美景,垂柳轻拂,荫蔽着御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
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
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
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
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
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
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