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尘鞅(chén yāng)的意思:指世俗的名利、虚荣的事物。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皎月(jiǎo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形容月光明亮清晰。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鸣条(míng tiáo)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嘹亮。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苏门(sū mén)的意思:指某人的门第或家族世代显赫,声望卓著。
延眺(yán tiào)的意思:指远眺或长时间观察某个景物或场景。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倚云(yǐ yún)的意思:倚靠在云上,形容高傲自大的样子。
幽室(yōu shì)的意思:幽静的房间或空间,通常指隐蔽、安静、幽暗的地方。
云峤(yún qiáo)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苏门啸(sū mén xià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唐洞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描绘了寺庙坐落在郊野大路之旁,短墙依傍着高耸入云的山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写诗人放下行旅的担子,踏入寺庙,悠然地在广阔的草地上远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描绘了黄昏时分,暮色笼罩着荒径,远处的原野上寒烟缭绕,火光时隐时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接下来“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则转为室内场景,诗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落,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神秘。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则以夜半的风吹动树枝的声音,类比古代文人苏门啸的豪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豪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