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方德润宝学三首·其一》
《挽方德润宝学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龚胜乘车晚,阳城伏閤初。

自云臣语戆,不是上恩疏。

黄壤全名节青编谏书

始知年与德,造物乘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乘除(chéng chú)的意思:乘法和除法,指数学中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乘车(chéng chē)的意思:乘坐交通工具旅行或出行。

伏閤(fú gé)的意思:指在官府门前等候,以求得官员接见、会见的意思。

谏书(jiàn shū)的意思:指奏章、奏折等上书皇帝或上级官员,劝谏或告状。

名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节操。

青编(qīng bi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才华和能力。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注释
龚胜:古代官员的名字。
乘车:坐车归来。
阳城:古代官吏阳城的别称。
閤:宫门。
初:开始。
臣语戆:臣子直言。
上恩疏:皇上的恩宠减少。
全:保全。
名节:名誉和节操。
青编:史书的代称,古时以竹简著书,青色竹简。
载:记载。
谏书:劝谏的文书。
年与德:岁月和德行。
造物:大自然,造物主。
乘除:增减,指命运的起伏变化。
翻译
龚胜乘车归来已晚,阳城守门人刚值初时。
他自称直言无畏,而非皇上恩典疏远。
他的忠诚保全了名誉,谏书被记录在史册中。
这才明白,岁月和德行,造物主自有安排。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创作的,名为《挽方德润宝学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和对待官职的态度。

"龚胜乘车晚,阳城伏閤初。自云臣语戆,不是上恩疏。"

这四句描绘了一位高官龚胜晚归的场景,他的车子在阳城门前停下,似乎是在等待什么。诗人通过“自云臣语戆”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解和质疑,并指出这并非是上级恩宠的表示。这反映了古代官员之间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

"黄壤全名节,青编载谏书。始知年与德,造物有乘除。"

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品行端正和忠诚直言的赞赏。黄壤是历史上以忠烈著称的人物,全名节指的是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的美德。青编载谏书,则是将这份谏言记录下来,以资后世。这两句强调了品行和德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始知年与德,造物有乘除”,则是在说明白了岁月流转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创造事物时不可或缺的选择和筛选。这表明诗人对品行德性的重视,也反映出他个人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官场生活的一隅,还透露出诗人对于忠诚、直谏和品行修养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岁暮咏怀兼呈唐明府巫太学诸君·其一

访戴停孤棹,江城岁欲阑。

同云一夜合,积雪四山寒。

落魄诗堪废,愁肠酒转宽。

河阳花渐发,倚杖及春看。

(0)

纸帐

岂厌流苏艳,还将茧素裁。

连床堪染翰,捲幔欲妆梅。

匹练分云出,罗纹带月开。

个中人似玉,曾否梦阳台。

(0)

泊都昌

白发甘丘壑,胡为叹转蓬。

乍看西过雨,旋起北来风。

尺素思双鲤,扁舟涨片鸿。

囊中金已罄,那得醉新丰。

(0)

咏怀呈诸同社·其二

吾道穷何甚,年丰亦苦饥。

江湖交渐薄,蒲柳病相依。

鹿破隍中梦,鸥忘海上机。

此生沉浊酒,荷锸未全非。

(0)

寄屠田叔

芳春已二月,偃蹇一狂夫。

风雨花开落,关山雁有无。

清言怀玉屑,傲吏对冰壶。

欲买扁舟去,蓬蒿病未苏。

(0)

题南郭别业·其三

朝市多尘嚣,山林洵寂寞。

独有逍遥人,郊墟好栖托。

凿池养文鳞,学圃艺灵药。

岂不习纷华,所向在寥廓。

临流听桔槔,抱影坐丛薄。

抚琴伤猗兰,草玄掩高阁。

泛泛狎凫鸥,冥冥慕鸿鹄。

高卧似隆中,明志甘淡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