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昌甫见诒》
《次韵昌甫见诒》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屏迹丘园矣,秋来事亦忙。

开林朝斧钝,钻纸夜灯煌。

一潦屋殊损,屡空饥易忘。

俄而对时菊,种种发能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对时(duì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钟表的时间显示完全一致。

俄而(é ér)的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得很快,转眼间

来事(lái shì)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事情发生了,特指女性月经来潮。

屡空(lǚ kōng)的意思:多次尝试却未能成功

屏迹(píng jì)的意思:指隐藏行踪,不显露身影。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时菊(shí jú)的意思:比喻才华出众的人或物在适当的时间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种种(zhǒng zhǒng)的意思: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种发(zhǒng fā)的意思:指种植庄稼和发展经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以及在秋季忙碌的场景。通过“屏迹丘园”表达了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心境。“秋来事亦忙”则点明了季节更迭,自然界的活动与人的劳作也随之增多。

“开林朝斧钝”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清晨劳作的艰辛,斧头因长时间使用而变得钝涩,象征着农事的繁重和生活的不易。“钻纸夜灯煌”则描绘了夜晚的劳作场景,虽然环境艰苦,但诗人在灯下勤奋不辍,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潦屋殊损”写出了雨水带来的房屋损害,突显了自然环境对隐居生活的影响。“屡空饥易忘”则反映了物质条件的匮乏,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对饥饿的习以为常。

最后,“俄而对时菊,种种发能长”以菊花的生长作为结尾,寓意着即使在艰难困苦中,生命依然能够顽强生长,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游鼓山灵源洞次周元仲韵

碧海吸长江,清波逾练净。

我为鼓山游,潮落初放艇。

连峰翠崔嵬,倒影涵玉镜。

舍舟访招提,木末缭危磴。

凌云开宝阁,震谷韵幽磬。

乃知大丛林,托栖必深夐。

灵源更瑰奇,岩壑相隐映。

森罗尽尤物,无乃太兼并。

伟哉造化力,至巧于此罄。

烟云互卷舒,变态初不定。

岂惟冠一方,实最东南胜。

周行洞浃中,泉石若奔竞。

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莹。

当年喝水人,端恐溷观听。

是心如虚空,动寂岂妨并。

兵戈正联绵,幽讨亦云幸。

相携得佳侣,散策谢轩乘。

媮安朝夕间,未可笑赵孟。

淹留遂忘归,怅望云海暝。

不负惠询期,更起沧洲兴。

(0)

古意四首·其三

嘉木难封植,恶木费剪除。

君看种榆柳,横直皆扶疏。

袅袅不自畏,更欲陵天衢。

不知岁寒后,松柏谁彫枯。

(0)

循梅道中遣人如江南走笔寄诸季十首·其七

常笑晋南渡,区区营一隅。

近传胡骑扰,未觉古人迂。

谈笑北支勒,指麾西破苻。

凄凉王谢后,继踵岂真无。

(0)

含笑花五首·其三

窜逐流离老病身,天涯相见意相亲。

粲然不用干金买,应记当年作赋人。

(0)

寓轩用竹为窗隔以禦西风戏成小诗纪其事示志宏

昔我自帝所,远谪来沙阳。

由春以涉夏,及此秋气凉。

节物日凄紧,白露结为霜。

行当入室处,聊复葺我堂。

伐竹制窗牖,朴素无青黄。

西风屏寒色,短日来孤光。

草木已零落,但闻菊蕊香。

超然适燕处,便足傲羲皇。

释氏戒恋著,一宿寄枯桑。

今我日必葺,于道无乃荒。

彼以著故戒,无著何所妨。

譬犹梦中境,离著可两忘。

傥能达此理,随寓皆道场。

(0)

次韵东坡四时词四首·其二

深院沉沉清昼永,画屏玉枕冰肌冷。

辘轳惊起宝钗横,香篆浮烟帘幕静。

翠眉不为捧心颦,鬓乱妆残约略匀。

情似杨花无定处,可怜金谷堕楼人。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