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兵皆农,农富兵亦强。
古之士皆农,农朴士亦良。
兵农一以分,甲胄无馀粮。
当途(dāng tú)的意思:指在行进的途中,突然遇到阻碍或困难。
甲胄(jiǎ zhòu)的意思:指战士穿戴的铠甲,用来比喻坚固的护身之物或保护。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两伤(liǎng shāng)的意思:双方都受到伤害,互相损害。
乱实(luàn shí)的意思:指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
朴士(piáo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朴实,品行正直,不事张扬,不爱虚荣的品质。
途人(tú rén)的意思:指行路中的路人,也泛指过路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文(wú wén)的意思:没有文字或没有文化修养。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治乱(zhì luàn)的意思:指有能力或方法来治理乱象,使秩序恢复正常。
这首诗名为《怀古》,作者刘献廷是明末清初的文人。诗中通过对比古代兵农合一的社会结构,表达了对传统社会秩序的怀念和对兵农分离可能带来的问题的反思。诗人指出,古代士兵来自农民,农耕生活使他们富足且战斗力强;同样,士人也源于农民,朴素的生活态度培养了他们的美德。然而,一旦兵农分离,甲胄不再与粮食相连,武器装备可能成为多余,而士人的淳朴也可能被文饰所掩盖。诗人认为,这种分离会导致双方受损,只有兵农合一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他以此告诫当权者,国家的治理与混乱,其实都源于这样的制度选择。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经验的深思。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