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空言咄尔豪,谓渠未肯试吾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空言(kōng yán)的意思:空洞无实际意义的话语或承诺。
流民(liú mín)的意思: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四处流浪的人。
破釜(pò fǔ)的意思:指一旦决心,就毫不留情地断绝与过去的关系。
气馁(qì něi)的意思:失去勇气,灰心丧志
上空(shàng kōng)的意思:指在空中、天空中。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尸逐(shī zhú)的意思:尸体被追逐
投荒(tóu huāng)的意思:指离开家园,到荒地上居住或从事艰苦的劳动。
雄军(xióng jūn)的意思:指强大的军队或队伍,也可用来形容人才济济、实力雄厚。
- 鉴赏
这首诗《近闻十六章(其十六)》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深刻揭示了战争与人性的复杂关系。
首联“纸上空言咄尔豪,谓渠未肯试吾刀”,开篇即以讽刺的口吻指出,那些在纸上夸夸其谈、自诩为豪杰的人,实际上并未经历过真正的考验,未曾真正尝试过战场上的生死较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理论上的豪言壮语与实际的勇气与行动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防疏已类开门揖,气馁难筹破釜鏖”,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前一句“防疏已类开门揖”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在和平时期看似谨慎防范,实则如同向敌人敞开了大门,缺乏真正的警惕和准备。后一句“气馁难筹破釜鏖”则揭示了在面对真正挑战时,那些原本自以为勇敢的人却因为恐惧而无法做出决断,甚至放弃了战斗的决心。
颈联“尽有流民尸逐浪,可怜上将血濡袍”,转而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战争带来的后果。这一联描述了战争中无辜平民的悲惨遭遇——他们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尸体随波逐流,而上层将领的英勇牺牲也未能改变战争的残酷现实。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战争无情性和无辜受害者命运的深切同情。
尾联“愿投荒谷牵萝隐,委恃雄军有骑旄”,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战乱、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拥有强大的军队和指挥权,也无法保证战争的胜利或避免战争带来的痛苦。因此,他渴望能够逃离战争的阴影,寻找一片安宁之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它不仅揭示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还引发了读者对于战争本质和人类行为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