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其十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其十四)》中的第十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梦境中的场景来寄托情感。
“故山不可到,归梦到天池。”这两句开篇即表达了诗人无法亲临故乡的遗憾,但梦境却能让他穿越时空,到达心中的天池。这里,“天池”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景观,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和精神家园。
“想见山中叟,磨崖待我诗。”诗人想象自己在山中遇见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正准备在岩石上刻下诗文,等待着诗人的到来。这一细节充满了诗意,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期待。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卖芋老农行
年荒谷菜俱不熟,但得馔芋如馔玉。
世乱家无甔石储,聊藉御冬作旨蓄。
卖芋老农为我言,此芋往年当菽粟。
近缘城贼横索钱,钱贵芋贱偿不足。
豺狼无厌怒张口,不食芋头食人肉。
上农犹有谷在囷,一千钱须谷五斛。
岂知有谷无人买,贼但要钱不要谷。
谷贱固已伤农心,钱尽乏食死相属。
残冬满地皆荒凉,更恐来春绝草木。
我家避难来山中,闭门朝夕尚饘粥。
停箸忽听老农言,如鲠在喉举颦蹙。
呼童煮芋还饭农,劝汝握粟须出卜。
有芋莫问肉食人,如今将军多负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