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尺书(ch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短小。
帝德(dì dé)的意思:指皇帝的德行,也泛指君主的德行。
短褐(duǎn hè)的意思:指短而褐色的衣服。形容穿着朴素、简陋。
回澜(huí lán)的意思:指水流退去后,又重新涌动起来的景象。比喻事物发展到最顶点后,又有新的发展。
谏垣(jiàn yuán)的意思:指忠诚直言劝谏的官员,也泛指善于直言劝谏的人。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空劳(kōng láo)的意思:徒劳无益,白白浪费力气。
劳作(láo zuò)的意思:
[释义]
(1) (动)旧时小学课程之一;教学生做手工。
(2) (动)劳动;多指体力劳动。劳作田间。(作谓语)
[构成]
偏正式:劳(作雷霆(léi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如雷霆般的力量。
明烛(míng zhú)的意思:明亮的蜡烛,比喻明智、聪明。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疏草(shū cǎo)的意思:疏草指的是清理杂草,比喻排除杂念、除去障碍,使事情顺利进行。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同天(tóng tiān)的意思:同一天,同一时间。
颓流(tuí liú)的意思:指人行为失去原有的激情,变得懒散、消沉,没有朝气。
炎海(yán hǎi)的意思:炎海意指烈火熊熊的大海,比喻战争或混乱的局势。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的《闻曹谏议抗疏改官次韵书感话》。诗中表达了对曹谏议抗疏改官行为的感慨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无奈。
首句“颓流谁更问回澜”,以“颓流”比喻社会风气的衰败,而“回澜”则象征着希望与变革的力量。诗人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谁会去追寻和呼唤改变?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接着,“涉世空劳作说难”一句,点明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试图通过言语来推动变革的艰难。这里既有对曹谏议行为的肯定,也暗含了对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在面对变革时无力感的感慨。
“短褐有怀怜杞国”一句,借用了“杞人忧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短褐,即粗布衣裳,象征着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此表达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关注。
“尺书无路达长安”则进一步强调了信息传递的困难,长安在这里象征着权力中心或理想中的正义之地。诗人感叹即使有心声想要传达给最高层,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体现了社会沟通渠道的不畅。
“谏垣敢避雷霆近,帝德原同天地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曹谏议敢于直言进谏的勇气的赞扬,同时也暗示了皇帝的胸怀之广,能够容纳谏言。这里的“谏垣”指的是谏官所在的官署,而“雷霆”则比喻皇帝的权威。
最后,“明烛卷帘看疏草,忽惊炎海夜生寒”描绘了一幅画面:在明亮的烛光下,诗人卷起窗帘,注视着窗外的稀疏草木,却突然感到如同夏日夜晚的寒冷。这既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暗示了即便在看似光明的环境中,也可能隐藏着难以察觉的阴冷与危机。
整首诗通过对曹谏议行为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正义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